宣讲会报名 VR探校 招生信息 在线申请 预约访校 Close
English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学校内网
支持我们 校历 预约访校
新闻和活动
若无理解,焉得和平?若不相识,何谈理解?
莱斯特·皮尔逊

加拿大前总理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太平洋皮尔逊世界联合学院创校支持者

UWC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胸怀整个世界。它独一无二,非常清楚自己的责任。

纳尔逊·曼德拉

UWC名誉主席

已故南非前总统

我们已经实现了我们的梦想,就是为你们创造一个梦想中的学校。请走出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他人的梦想!

赵宾

中国世界联合学院中国国家理事会理事及常熟世界联合学院董事会董事

香港李宝椿联合世界书院 93 - 95

对理想和对有意义人生的追求是UWC最与众不同的特点并且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王颐

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共同创办人及董事会副主席

哈佛上海中心执行董事

加拿大皮尔逊UWC 89-91届毕业生

世界联合学院是1963年在日内瓦创立国际文凭组织的国际学校联合会的十所学校之一。… 今天,全世界超过4000所学校开设了IB课程,IB已成为进入优秀大学的金钥匙。
约翰 · 丹尼尔爵士
世界联合学院国际董事会及理事会主席
世界需要卓越的领导者来应对当今错综复杂的挑战、矛盾及冲突。他们需要运筹帷幄,充分挖掘新的机遇。我们对UWC学生的潜力以及实干的精神充满信心--因此决定加大对UWC的支持。

谢尔比·戴维斯

UWC国际赞助人

谢尔比·戴维斯奖学金计划共同创办人

在国际环境中突显民族情怀 ,在中国沃土上栽培世界之林。

李萍

副校长

中国文化项目总监及虞山书院院长(中国项目中心)

教育的未来,从“幸福”开始|UWC常熟共启全球行动

发布时间:2025-04-25



当1/4青少年被抑郁症状笼罩,当物质丰裕的一代陷入“空心病”的精神荒原,在“溺水式学习”中丧失成长动力;当社交媒体用“虚拟亲密”稀释真实情感,AI工具悄然削弱深度思考能力——这些刻着数智时代烙印的教育困境,刺痛着每个关心下一代成长的社会神经。 


2025年4月12日至13日,首届常熟UWC国际青少年身心健康与幸福教育研讨大会隆重举行。本次大会汇聚了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新加坡的200余位心理与教育领域从业者、学者及学校管理者,围绕数智时代下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幸福教育展开深度对话,从宏观趋势到微观实践,共同探索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 


首日议程

聚焦数智时代的心理健康挑战与应对


徐凯文教授主旨演讲

剖析“空心病”与“溺水式学习”现象背后 



大会首日上午,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精神科医生徐凯文教授《网络和人工智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百年未遇之大变革》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系统地回顾了过去三十年中国的健康挑战演变——从传染病到生活方式病,再到如今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的凸显。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达26%,其中17.5%已达到临床诊断标准。 


徐教授创造性地提出溺水式学习”概念,形容当代青少年在时代的压力下被动挣扎的学习状态——他们拼命“划水”只为“上岸”,却在这个过程中丧失了学习的快乐与内在动力,最终陷入“空心病”(即物质条件优越但内心空虚迷茫的心理状态)。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和人工智能的普及带来了新的挑战:注意力碎片化、虚拟关系替代真实社交、AI依赖削弱自主思考能力。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徐凯文教授呼吁: 

1.重塑教育评价体系,将社会情感学习(SEL)和心理韧性培养纳入核心指标; 

2.保障青少年的睡眠与自由玩耍时间,让他们在真实互动中重建归属感与创造力; 

3.家长和教师需先管理自身焦虑,避免将压力传导给孩子; 

4.构建“家校医社”协同的支持网络,让人工智能成为辅助工具而非人际关系的替代品。 


专题讨论1

直面挑战,共筑幸福教育未来



当天下午,大会举办了首场专题讨论,主题为《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直面当前挑战,共同构建未来幸福之路》。与会专家围绕学业压力、家庭教养方式、社交媒体影响及AI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讨论达成重要共识: 

   ·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加剧青少年的孤独感(如“人工亲密”风险),也能突破资源壁垒,提升心理服务的可及性; 

   · 未来需构建“人机协作”的支持体系,结合AI工具的高效性和人文关怀的温暖性; 

   · 东方哲学与西方心理学可深度融合,例如将正念训练、儒家修身理念与现代心理疗法结合; 

   · 去标签化的语言和全社区参与的支持网络是营造包容性校园文化的关键。 


次日议程

系统性干预与校园幸福文化建设 


柯晓燕教授主旨演讲

WHO三级干预框架的中国实践 



大会次日,世界卫生组织(WHO)亚太儿童心理健康协作中心主任、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主任柯晓燕教授发表了题为《促进中国青少年茁壮成长的前沿实践》——基于WHO证据指南的系统性干预框架的主旨演讲。她引用全国性调查数据指出,我国6-16岁在校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7.5%,问题涵盖神经发育障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等多个维度。 


柯教授详细介绍了WHO推荐的“三级干预”模式: 

1.普适性干预(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情绪管理、人际技能、正念训练等团体课程; 

2.针对性干预(针对高危群体):如遭受霸凌、家庭贫困或创伤经历的学生,提供专项支持; 

3.专业化干预(针对已出现情绪问题的学生):例如E.A.S.Y.项目(7节学生课程+3节家长课程),实证显示可显著降低抑郁焦虑症状并改善出勤率。 


她强调,所有干预措施必须基于“收益远大于风险”的循证原则,并提出四大实施策略: 

   · 政策支持:避免碎片化建议,推动多部门协同参与; 

   · 环境营造:打造安全、有归属感的校园和社区氛围; 

   · 家长赋能:通过强化家庭计划、家长情绪管理等手段提升家庭系统功能; 

   · 学生参与:建立学生自助与同伴支持机制,激活学生在干预体系中的主动性。



专题讨论2

从理念到实践,构建幸福校园 



随后举行的第二场专题讨论以《构建校园幸福感文化:领导策略与实践经验分享》为主题,多位学校管理者分享了实践经验。论坛指出: 

   · 幸福教育不是独立项目,而应融入学校基因——从课程设计、行为政策到校园空间规划,均需体现幸福理念; 

   · 未来教育需平衡科技与人文:善用AI提升心理服务效率,但需警惕科技导致的人际疏离; 

   · 少而精的深度策略优于项目堆砌,避免形式化; 

   · 在中国语境下,应探索本土化路径,而非简单复制西方模式。 


25场平行工作坊

多元探索,创新实践 



大会还设置了25场平行工作坊,涵盖以下方向: 

   · 包容性校园建设:反欺凌策略、构建全校协作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及社会情感能力培养; 

   · 学生心理干预:创伤治疗、行为管理技巧; 

   · 教师发展:情绪智力训练、教练型教师培养; 

   · 技术应用:AI辅助诊断、人机协作伦理探讨; 

   · 家庭-校园-社区协作:抑郁青少年康复支持、神经多样性儿童教育。 


这些工作坊既包含表达性艺术治疗等创新方法,也涉及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渗透策略,展现了跨学科、多层次的解决方案。 


十年耕耘

常熟UWC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会恰逢常熟UWC建校十周年。作为学校身心健康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熟UWC社交与心理咨询部门在过去十年间不断成长与蜕变。从最初的一名咨询师到如今拥有4位全职心理咨询师、2位实习老师的专业团队,学校始终以学生的福祉为核心,见证并陪伴着这一代青少年的成长。


2024-2025 常熟UWC心理咨询部门团队


十年来,面对来自近100个国家学生构成的多元文化背景与日益复杂的心理服务需求,心理咨询团队持续创新支持体系。特别是在疫情前中后的不同阶段,我们灵活调整策略,始终保障支持体系不断线。


学校建立了学生同伴支持机制(Peer Support Group,简称PSG),在学校心理咨询师的督导和培训下由学生咨询师为其他同学提供情感帮助,鼓励学生在创建幸福校园文化的自主性。


学生同伴支持机制(Peer Support Group,简称PSG)


PSG的学生与心理咨询部门也持续合作推进每年的自我关怀周(Self-Care Week),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如音乐篝火晚会(Bon Fire & Jam Session)、爱心拥抱(Free Hugs)、萌宠陪伴日(Pet Gathering)等多元的活动,增强学生与员工自我关怀与幸福感的重视度。 


自我关怀周 (Self-Care Week)


同时学校也通过安排如湖边野餐等校内外休闲娱乐活动,持续关注员工及教师的身心健康,努力将幸福感与自我关怀的理念融入校园文化的每一处角落。


员工及教师活动


展望未来

共筑青少年幸福成长生态  


此次研讨会不仅碰撞出跨文化的智慧火花,更在理念与实践之间架起了桥梁,为青少年身心健康与幸福教育注入了新的灵感与动力。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同背景的教育者因共同的使命而汇聚一堂,展开真诚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未来,我们期待在更多关于青少年身心健康与幸福教育的话题上持续对话、深化合作,推动教育创新的实践落地。愿我们共同为青少年的幸福成长播种希望,守护每一个孩子的身心自由与闪光人生。 




若有任何疑问,

请发送邮件至:

flourishing@uwcchina.org


13.jpg


End


苏ICP备16015809号-1
Copyright © 2016 UWC Changsh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常熟世联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