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会报名 VR探校 招生信息 在线申请 预约访校 Close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学校内网
支持我们 校历 预约访校
心声
若无理解,焉得和平?若不相识,何谈理解?
莱斯特·皮尔逊

加拿大前总理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太平洋皮尔逊世界联合学院创校支持者

UWC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胸怀整个世界。它独一无二,非常清楚自己的责任。

纳尔逊·曼德拉

UWC名誉主席

已故南非前总统

我们已经实现了我们的梦想,就是为你们创造一个梦想中的学校。请走出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他人的梦想!

赵宾

中国世界联合学院中国国家理事会理事及常熟世界联合学院董事会董事

香港李宝椿联合世界书院 93 - 95

对理想和对有意义人生的追求是UWC最与众不同的特点并且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王颐

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共同创办人及董事会副主席

哈佛上海中心执行董事

加拿大皮尔逊UWC 89-91届毕业生

世界联合学院是1963年在日内瓦创立国际文凭组织的国际学校联合会的十所学校之一。… 今天,全世界超过4000所学校开设了IB课程,IB已成为进入优秀大学的金钥匙。
约翰 · 丹尼尔爵士
世界联合学院国际董事会及理事会主席
世界需要卓越的领导者来应对当今错综复杂的挑战、矛盾及冲突。他们需要运筹帷幄,充分挖掘新的机遇。我们对UWC学生的潜力以及实干的精神充满信心--因此决定加大对UWC的支持。

谢尔比·戴维斯

UWC国际赞助人

谢尔比·戴维斯奖学金计划共同创办人

在国际环境中突显民族情怀 ,在中国沃土上栽培世界之林。

李萍

副校长

中国文化项目总监及虞山书院院长(中国项目中心)

专访 | 辩论让我们并肩一起观察这个世界

发布时间:2022-03-17

编者荐语

第三届“世联杯”辩论赛将于3月19日举办。(详情见文末或阅读原文。)

成立于2016年的常熟UWC中文辩论社也将参加“世联杯”辩论挑战赛,他们在过往的多个全国中学生辩论赛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21年获得了第一届星锐杯中学生辩论赛冠军。

以下文章来源于上海杯华语辩论锦标赛 ,作者上海杯组委会

2021年常熟UWC中文辩论社在第一届星锐杯中学生辩论赛历经小组赛、复赛、半决赛、决赛的激烈较量后,最终拿下了星锐杯第二赛段的冠军。赛后主办方对辩论社的同学进行了采访,同学们分享了他们的团队凝聚力,在多元环境中碰撞出的火花,并从辩论中获得的快乐和成长。 以下为采访全文。

NO.01

没有教练的我们坚不可摧

这支在辩论界极为罕见,缺少教练系统性培训、备赛的辩论队,主要依靠队员之间的扶持以及学长学姐的帮助。

问起这群“自力更生”的同学们没有教练的专业指导,是否会感到欠缺些什么时,张天恩同学总结到三点:缺乏系统性的训练、大局观的缺失以及没有安全感,但他认为没有教练,确实会在很多方面都不是很方便,但好在近几年辩论逐渐出圈,网络上出现了许多对于辩论的培训与课程资源,因此大家也能从网络上获得很多辩论的资讯。

对于张天恩同学而言,与伙伴们一起看一些比赛,一起分析比赛,听别人对比赛的复盘、分析,让他们足以能够自己去摸索出一套判断标准,什么是好的辩论,什么是坏的辩论,面对各式各样的辩论辩题,又该用怎样的方法去拆解、应对。

教练的缺失反倒成为了他们前进的动力,也形成了队内自主学习的良好风气。

一位懂得技术、经验丰富、善于启发的老师对于一个辩论队来说,这种帮助和支持的确至关重要的,毕竟竞技辩论,技术需要指导和训练,这些都需要经验的堆砌。

傅颖奇同学认为备赛主要是讨论,训练主要是打各种模拟,而辩论圈前辈们所积累下来的讲座之类数量繁多,让他们在没有教练的情况下也能够从这些资源自己DIY一套方法。

尽管社内没有教练的缘故,社内也没有形成体系化的风格,但他们竭力于在场上互相依靠。没有教练就依靠自己,与队友互相扶持。

张天恩同学回忆起每次备赛的经历,他说道:”大家基本上从早上然后一直开电话会议开到晚上大概一两点钟,不断讨论。“因为心理没底、缺乏安全感,不知道比赛到底要准备到什么样的一个程度,才能够获得胜利,所以只能盲目地准备了非常多。

对于辩论队里的同学来说通宵备赛是家常便饭。

1.png

常熟UWC中文辩论社的同学们

在采访过程中不难发现,这支辩论队队员们强而有力的凝聚力,也许是让他们走向冠军之路的其中一个重要元素。

问起备赛时会不会感到辛苦,这群同学都不约而同地感谢起了学长学姐。张天恩同学认为在准备比赛过程当中并没有感觉特别的辛苦,这全都归功于学长学姐的帮助,尽管时间非常紧张,但大家都特别给力。傅颖奇同学说道第二天醒来看到原本空空荡荡的共享文档里突然出现了几千个字整理得有条有理的时候,是世上最幸福的事情。

张禾宜同学坦言“没有他们,我们真的是不可能拿冠军,很多时候的辩论也是需要他们来给我们支持,我们的很多很多成就也是归功于他们的帮助,非常感谢他们愿意用自己的辩论知识以及辩论之外的知识来带动我们参与辩论。”

我们因为辩论而结缘,辩论让我们并肩一起观察这个世界。

NO.02

多元思维的碰撞让我们绽放出不同的色彩

多元以及哲学性,是他们的秘密武器。

“我觉得我们队的优势在于它的多元性,我们辩论队既有这种无神论者,然后又有信仰的一些宗教的,然后也有理想主义者,也有现实主义者,有些人更喜欢实证主义一点,有些人就更加比较吃那种价值。”张天恩同学这样形容辩论队的同学们。

辩论就是一个不断寻找、突破自己的过程。辩手应该如何组织自己的语言、逻辑,甚至是思考方式,对于他们而言才是更大的挑战,但这种挑战,也是一次次对于自己的探索,甚至是突破固有思维的方式。

在准备辩题时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解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讨论、辩驳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立场更加坚不可摧。

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辩驳、讨论的时间也会随之变得漫长。但辩论让每个与众不同的价值基点得以被展现,让我们即使出发点不同,但都能建构出专属的一套说法,一套体系,在讨论过程当中这些种种也会不断地被完善和补充。

将理性和感性交融的这样浑然一体的辩论界前辈让张同学陷入了思辨的魅力之中。雄厚的雄浑的一套知识体系,所迸发出来的能量,在生活当中自然是非常少见的。

辩论就是这样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2.png

获得星锐杯中学生辩论赛冠军后的团建

NO.03

辩论就是纯粹的快乐

张天恩同学觉得辩论让他获得有一种小确幸式的快乐。偶然地想出一个点,或是在熬夜备赛的时候,发现所有的队友都在一起备赛,不管在场上说错了什么,队友们都会尽力地圆过来,这种陪伴与受到保护的感觉,让他在辩论的路上不孤单。

一边仰望着满天繁星,一边谈论着有关人类未来的宏大辩题,如同从前古希腊学园里的贤人智者们,在星空下谈论着所谓“异想天开”的话题,享受着纯粹智力与思辨的碰撞。这些与辩论有关的回忆,成为了这位”幕后帮手“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毕业以后,在美国上学的景尚博同学因为学校里的中国人特别少,组织不起来辩论队,没办法以学校的名义参赛让他感到非常遗憾。不舍与割舍不下的情感,让他尽管远在美国上学,也极力克服时差问题,不分昼夜地帮助这群与他一样热爱着辩论的学弟妹们。

这群辩手们对于辩论的坚持背后深藏的是对于辩论的热爱。辩论让我们把思想中那些刻薄,偏激,过于自我的部分抹去,培养起客观,淡薄的看问题的能力。

在辩论面前,他们不再是一个个普通的中学生,而是追逐梦想、热爱生活的辩手。


苏ICP备16015809号-1
Copyright © 2016 UWC Changsh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常熟世联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