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UWC的感悟
发布时间:2017-03-02与常熟UWC的初次邂逅
我的家庭是中西组合的家庭,当我的孩子们在英国忘记中文后,我果断带着他们返回了中国学习中文,其实,我的孩子们可以说就是在中国长大的。在本地顺利读完小学和初中后,直到高中,孩子们才报考了国际课程为去国外大学顺利衔接开始做准备。
JACK ,一直是好乖乖,一路读书,都比较听老师和家长的话。似乎,一路,都是我在安排他的生活和学习。孩子也习惯了什么都是爸爸妈妈来决定,他只负责去做。
在2015年,朋友杨先生向我推荐了UWC,一开始我是有抵触的,因为JACK只需要在北美(SNA)再读一年就可以去美国了,我何必再让孩子多读一年呢?再说,姐姐已经通过ULINK课程考上了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我们看到了结果。所以,我一开始没当回事。好在,我家还是比较民主(可能爸爸是英国人的关系吧),我们在家喜欢开会,喜欢各抒己见。我在家庭会议上说到了这事,通过全家会议,大家认为应该让JACK报考一下。习惯性的是我们家长来决定孩子的去向,我们只定向常熟UWC,于是,就这样,在递交申请的最后一天,我们递交了申请。当时的心态就是,可有可无。
全家合照(左下为汤妈妈)
触动心灵的选拔日体验
孩子继续快乐地在北美读着AP课程。直到我们收到参加选拨日的通知,家里为此又开了第二次会。继续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我们去了常熟UWC参加选拔。当天的选拔分三个部分:考试(试卷)、面试和活动。活动分室内活动和室外活动,考验的是团队的合作。
面试结束,JACK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略有小激动,在回苏州的路上,一路上嘴没停,分享他一天面试的过程和感想。JACK表述了他的喜欢,表述了他觉得这个学校似乎适合他,感觉这个学校很不一样!于是JACK问:“如果我被录取了,爸爸妈妈,你们会同意我去吗?” 我回:“我需要研究一下这个学校,因为你是定向常熟UWC,学费可不小。”爸爸回:“你自己先好好了解下这个学校,等录取通知后我们再讨论吧。”
当录取通知来到邮箱时,我没有告诉JACK ,我们夫妻先讨论了一番,统一了战线,然后再和JACK面对面开始了讨论。JACK回:“妈咪,我觉得这个学校适合我!我已经做了些功课,其实这个学校蛮神秘的,网上找不到什么介绍!但是我知道这个学校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都是有着不同的信仰和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学生,所以这个学校叫联合书院,有点小联合国的意思。我感觉适合我。”我问:“这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你去了大学,都是世界各地的学子!都是有不同背景和信仰的学生,我真不觉得有啥特别。”没有想到JACK回了我一句:“老妈,你还没有开眼!你可有了解这个学校?根据我的调查,这个学校可不是和大学一样的!他们不会因为你的种族,你的宗教,你的贫富来决定你的未来。而是,抛开这些,给没有钱读书可是怀有才华的孩子继续读书的机会。你是做公益的,你肯定是希望有这样的学校来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贫困孩子们继续能深造的吧!我希望你能给我这个机会。”
这时候,我和爸爸才笑嘻嘻点头,我说:“儿子!看样子,你确实是自己查过资料了。我很开心。因为这是你第一次如此坚定地来和我们争取想去一所新学校。我们也咨询过一些朋友了,我们想,爸爸妈妈能为你们做的就是给予你最好的教育机会。我们分析下来,这所学校似乎适合你。但是,我们真的不知道你是否赶得上这个新的IB课程。据说,不是一点点的难!你不是一个适合专注学术学习的孩子,这个IB课程,不但要做到学术上不掉队,还要花费大把的精力在课外活动和社区服务上。你愿意接受这个挑战?”JACK毫不停顿的回:“我已经决定了。希望你们给我这个机会,你们一直说,鞋子只有试了才知道大小适合与否,我想我已经看了这双“鞋子”,应该适合我。至于大点还是小点,我都会克服的。”看着孩子眼中坚定的目光,我们三人一起击掌,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就读常熟UWC。
带着不确定的心,一直在观望着新学校。然后,学校的第一件事,我被惊叹到了。孩子们是10月入学,猛然之间,来自50多个国家的孩子们,第一次相见,然后在一个月内,2015年11月7日,学校开幕式,所有新生们,向全中国,全世界展现了一台让人赞叹不已的开幕式。只有短短的一个月时间,这126位学生,在互相了解的同时,还能互相融合,团队的配合默契度,我想我们不是亲身体验的,无法写得出这份感受。这台开幕式,让我对这个新学校,对这些新学生的能力上,挑战自我的能力上,彻底地刮目相看!
常熟UWC
常熟UWC
常熟UWC
常熟UWC让我“失业”了
一眨眼,JACK在常熟UWC读了两年了,这两年中,最大改变的人,可以说是我!我,是一位从头到脚要管的一位妈妈!从来脑子里没有空闲过的一位妈妈!可是,JACK一点点的让我这个大管家妈妈的能力慢慢消失了。我现在处于“失业”状态。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JACK就读UWC,不是我们一般说的住宿学校,每周可以回家。在UWC,你只有假期才回家,就像孩子已经出国了!不在身边了!可是知道常熟就在一个小时车程内,我会忍不住时不时地想周末去常熟看看孩子,可是一联系他,往往就是匆忙的一句:“妈咪,我很忙,我周末很忙,没有时间陪你。希望你理解。我有事的时候会找你的,我不电话你,就是我没有事,我一切安好!我爱你老妈,再见!”还想温情一下的我,没来得及,电话就挂了。
我心里就会想,你个高中生,你忙什么能比我还忙?!这个学校做什么能让孩子们这么忙!我就晚上10点微信孩子,想和孩子聊聊,没想到,一句:“老妈,我们在开会,如果你没有什么重要的事,就不要电话我。我们真的很忙。”这样几次,我的一腔热情被浇灭得就剩一点点温度了。我意识到了危机感!我是对孩子什么都想要知道的人,现在怎么可以什么信息都没有呢!我继续“骚扰”JACK,可是,我没有成功。这种突然不被需要,让我失落了一段时间。我于是无可奈何的当起了三机(自创):24小时不关机的超长待机, ATM机和司机。
JACK参加2017中国文化晚会表演
JACK与同学在球场上合照
JACK在哈佛中心上海参加关于公共卫生的研讨会
UWC外国孩子的中国妈妈
因为一些国际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不能回国度圣诞假期,又有一些想体验中国的家庭生活,于是,很荣幸,在圣诞节放假期间,家里一下子来了15个孩子,来自不同国家的,不同宗教的,不同饮食习惯的孩子们。我可逮住机会了,我们开始交流,在这两周的一起生活,让我对UWC和孩子的变化有了些理解!首先,所有孩子们的表现是非常的阳光和快乐!大家交流时,都是本着去接纳对方的想法,而不是评论对方的观点,啥叫跨文化理解,在和这些孩子们接触中,我体会到了。JACK 和姐姐有时候在一起时间长了,还要斗嘴吵架,可是,这两周,这些孩子们,没有一个斗嘴!一个个都还主动帮我做饭和洗碗。独立的能力似乎比我想象的要强很多。
因为我是做公益慈善的,在假期中,会安排一些公益活动,当我提出来,需要大家的帮助时,没有一个人不愿意,非常积极地参与了我的公益活动,去幼儿园陪伴孩子们,一起欢歌跳舞,一起去邻里中心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义卖筹款,这种积极的付出,一看就是真心的想付出,然后晚上我们交流时,我很感谢孩子们的支持,孩子们的回复:“想说感谢的是我们,谢谢汤妈妈给我们这个机会为社会做些什么。”“为社会做些什么”,这7个字,不是我们从高中生口中能常常听到的。这就是常熟UWC一直致力传达和培养的责任感,已经在这群孩子们的身上体现了出来。
与寄宿家庭项目的学生合照
与寄宿家庭项目的学生合照
令人感动的常熟UWC春晚
2017年1月23日,学校举办了UWC的春晚!这是一台中国文化的晚会!总导演是李萍老师,这是一位在UWC致力中文教育,传播中国文化的有着20年经验的老师,在总导演的指挥下,200多位的中外高中生们,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为全中国和全世界又展现了一台节目的丰富让人刮目相看,舞美的效果美得让人赞叹不已的春晚。常熟UWC的师生们把中国年一下子通过网络直播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网上直播突破万人观看,Facebook官网也过了4000。在现场观看的我,落泪两次。被这些孩子们感动得落泪!
因为,今年,有幸,我们一群中国妈妈也和孩子们一起登台演出。我们体会到了: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一开始,我是怕没有时间参与,不想报名。后来想想,我每次都要求孩子们要积极展现自我,要积极挑战自我,为什么一到我身上,我就要找借口躲避呢?既然孩子们能去尝试,我们为人父母的为什么不可以?
当心态一转换,我们的行动就有了积极的变化。我们这群15位没有走过秀的妈妈们,开始各自动用资源,找老师,找地方排练,找衣服配饰,找音乐,找背景,各自开始忙碌起来。短短的一周内,我们在舞蹈经验丰富的郑梅德老师培训下,一个个妈妈由开始同手同脚的走路,变成了柔美如行云流水般。这期间,我们练习的很苦,我们跟着音乐,踩着高跟鞋不间断地走一个小时,只为抓住那个走秀的感觉!所以,我真的是,深深地体会到台上的孩子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一个表现的不易,所以,几次心里被感动到落泪。这是一串骄傲的泪。当我在台上走出来时,听到观众席里的我的外国娃娃们的呼叫“汤妈妈,汤妈妈”,我激动和不好意思得走不稳步子了!心里很美滋滋,因为这些孩子们叫我汤妈妈,他们认了我这个中国妈妈!
2017中国文化晚会旗袍秀
2017中国文化晚会旗袍秀
感谢常熟UWC
短短的两年,一眨眼就要过去了,我通过我的儿子JACK,认识了常熟UWC。还通过我的外国娃娃们,了解和懂得了,这个学校的教育理念,这个学校如何通过种族融合来引导孩子们,如何通过活动来让孩子们付诸行动!给予平台让孩子们去挑战自我,去学会接纳他人。现在JACK 就已经由样样由爹妈决定方向而变成了,我知道我未来的方向在哪里。
作为一位中国式妈妈的我,我很开心,我的儿子JACK 能有这个幸运的机会在这个有着提倡创新,有着包容理念,有着鼓励和推动的学校里,生活成长了两年,这两年,不但是对孩子本身的格局起了一个大的转变,同时也让我们这些中国家长有了心的转变。
在此我代表我们全家向学校的师生们说声:谢谢您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