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会报名 VR探校 招生信息 在线申请 预约访校 Close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学校内网
支持我们 校历 预约访校
心声
若无理解,焉得和平?若不相识,何谈理解?
莱斯特·皮尔逊

加拿大前总理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太平洋皮尔逊世界联合学院创校支持者

UWC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胸怀整个世界。它独一无二,非常清楚自己的责任。

纳尔逊·曼德拉

UWC名誉主席

已故南非前总统

我们已经实现了我们的梦想,就是为你们创造一个梦想中的学校。请走出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他人的梦想!

赵宾

中国世界联合学院中国国家理事会理事及常熟世界联合学院董事会董事

香港李宝椿联合世界书院 93 - 95

对理想和对有意义人生的追求是UWC最与众不同的特点并且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王颐

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共同创办人及董事会副主席

哈佛上海中心执行董事

加拿大皮尔逊UWC 89-91届毕业生

世界联合学院是1963年在日内瓦创立国际文凭组织的国际学校联合会的十所学校之一。… 今天,全世界超过4000所学校开设了IB课程,IB已成为进入优秀大学的金钥匙。
约翰 · 丹尼尔爵士
世界联合学院国际董事会及理事会主席
世界需要卓越的领导者来应对当今错综复杂的挑战、矛盾及冲突。他们需要运筹帷幄,充分挖掘新的机遇。我们对UWC学生的潜力以及实干的精神充满信心--因此决定加大对UWC的支持。

谢尔比·戴维斯

UWC国际赞助人

谢尔比·戴维斯奖学金计划共同创办人

在国际环境中突显民族情怀 ,在中国沃土上栽培世界之林。

李萍

副校长

中国文化项目总监及虞山书院院长(中国项目中心)

点灯人——关于处女作《行吟》的出版

发布时间:2017-02-22

2017年年初,我写下了新年的第一个愿望:完成我个人散文集的出版。如今,这个存在了好几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书名叫《行吟》,因为我喜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在世界上飘荡。没错,边旅行边写作的确是我人生最大的梦想之一。书的第一部分是“人间·琐记”,即便是在我刚刚开始十五年的生命里,也依然有着许多值得记录的人和事,和难以磨灭的美好瞬间。这就像海浪覆盖着平整光洁、细腻如玉的白沙滩,里面埋藏着无数五彩斑斓的贝壳。斗转星移,海浪和沙滩日渐更替;只有那些贝壳还在,并将变作化石,定格成为永恒。

第二部分是“心音·漫想”,这里面充满了我心中一直想吐露的声音、想表达却难以诉说的细微情感,比如我面对亲人离别的感伤,离开校园的不舍与坚强。还有我天马行空的幻想。

第三部分是“旅行·发现”,我从小就喜欢旅行,喜欢那种在天涯海角四处流浪的奇妙经历。这本书里收录了我最近几年数目庞大的旅行游记中最有代表性的几十篇,有国内的,有国外的;有描绘自然景物的,也有叙写人文风情的;有对一座城市的整体印象,也有对一座寺庙、一件雕塑这样细微的事物突如其来的感慨。它们共同构成了我生命中最为独特的一个部分,也让我对远方的世界时时保持好奇和热情。

第四部分是“思考·看见”,由我的书评影评和我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评论构成。阅读和观影总是带给我极大的享受,它们在充实我的生活的同时也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使我在看待很多事物的时候都带有更加批判性的眼光。书里收录的文章有很多是我在12岁、13岁甚至更早的时候写的,虽然现在看来不免感叹那时的幼稚,可我依然把它们放了进去,让它们见证我思想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而第五部分“我与红楼”,是一个很特殊的部分。我从初中就开始读红楼梦并且爱不释手,也就在那时我对中国古典文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在《红楼梦》这部千古奇书里,我不仅能读出经典而凄婉的宝黛爱情悲剧,大观园这如诗如画的纯美王国,风格迥异的诗词曲赋,贵族府邸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大家庭“忽喇喇似大厦倾”的兴衰历史,以及明清年间的社会风俗和世间百态;更能看到曹雪芹对未来女性世界观颠覆男权社会的展望。因此我写了很多红学的评论,我想为红学的研究献上我自己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力量。

125.jpg

我的处女作《行吟》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么小的年纪就想写书呢?为了挽留过去的记忆,更为了将心中那盏文学的灯传递与他人。我常常感到生命的空虚,时间就这么说走就走的离去,未尝细细品味便再也无法回想起之前的每一个或欢乐,或绝望,或诗意,或温情的时刻,这让我黯然神伤。我想挽留住时光,挽留住我生命中的每一缕痕迹;让我在余生还能与年少的自己对话,让漫长岁月中的心灵仍能和曾经的心灵隔空交会。

但还有更多。我始终相信我们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并不是完全浮躁的,文学作为一盏在人类长河中烛照千年而不灭的明灯,必然会将继续长明。而写书的意义在我看来更多的是点亮文学的灯,将自己的思想传播给他人,让更多的人在读我的书、倾听我的声音的同时,也沉静下来发现内心的另一个自己,从而在文学中汲取营养。

于是我对自己说,去写书吧。去做一个点灯人。

我开始了这本散文集的创作,从10岁的初秋写到14岁的盛夏,直到现在15岁的我欣然看到了它的果实。这5年来我的生活天翻地覆,可唯有写作是我始终未改变过的初心。

虽然在小学里我的作文常常被老师表扬,但我对写作的真正热爱是从初中时—语文老师让我们每周写三到四篇读写笔记—开始的。写作给予了我一双善于发现生活的眼睛。当我开始细心观察校园中的一点一滴,我惊奇地发现,以往我竟从未注意过生活中原来有这么多美好的、值得去写的东西。任何值得记录的事情,哪怕是一朵花的突然开放、新收到了一张明信片,我都不会放过,把它们变成我创作文章的绝佳素材。

与此同时,写作也帮助我拾起过去美好的回忆并直面新的生活。初中刚开学的那段日子里我曾因寄宿学校严格的封闭式管理和应试教育而苦恼不堪,仿佛人生一下子失去了意义。可是通过写作,我得以回忆过去生活中的家人朋友、种种美好而温馨的记忆;它们就像原本已经被存封了的宝石,在我的写作中再次被发掘,并且在我单调而思乡的生活中重放光彩。于是我发现我和外界并不是全无联系,我依然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来重返曾经快乐的日子,于是封闭式的新生活也不再难耐。

而更可贵的是无论我的文章究竟好不好,语文老师总会在上面打上大大的100分,整篇文章满是用红笔圈出来的好词佳句,文末还有数不尽的溢美之词。这让初入写作之门的我自信心无比膨胀,每一次写作都充满成就感。渐渐的,写作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在教室的书桌前写作,在乐群湖畔的长椅上写作,午休时趴在床上写作,熄灯后打着手电筒继续写作。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下,我萌生出了当作家的念头。

126.jpg

我的生活照

而进入了高中,由于我读的学校偏重于留美热门的工商专业,语文这样的学科不得不靠边站。老师对我说,一个中国人,去美国大学读写作,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我没有理会。读写笔记本上的文字依然在加厚着,一篇又一篇,一页又一页。

这由写作带来的成就感总让我想起初中的时光。可终究是不同了。没有人鼓励我,没有人鞭策我,甚至没有人赞成我。本子上不会再有红笔的墨迹,不会有大大的100分,圈出来的妙句,或者字迹潇洒的评语了。不会再有了。我寂寞地翻开本子,寂寞地写作,又寂寞地把本子合上。我坚守明灯,但是在灯的周围氧气越来越稀薄,而二氧化碳则越来越浓厚,那微弱的火苗颤动着,艰难地维系它的光明,可我这个点灯人已经无力用自己的力量使它长明了。我感到心寒,难道写作真的只是一件无足轻重的事吗?我甚至不知道心中那个写书的梦想,会不会有让我看到它实现的一天,还是会像风中凋零的叶子一样杳然无踪。

127.jpg

在常熟UWC校园

让这盏灯重振光芒的,是在我来到了UWC这所不一般的学校后。首先,UWC对中文的高度重视是我在以前的任何一所学校都没有体会过的,这让我第一次充分发挥出了自己热爱文学和擅长写作的才能。以前学校的语文课总是以老师讲课为主,而UWC培养的则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这样我就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学课题进行研究而不必拘泥于单篇的课文。在撰写一篇篇文学分析时,我学会了更加客观地解读文学作品并且进行深入的探讨,而不是像以前的一些读后感那样,停留在感性理解的表层。

同时,UWC中文课的实地考察将旅行与写作相结合,正与我的梦想完美契合。我们年级去同里古镇一日游,一边静心感受古镇的魅力,一边用文字把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且形式非常自由,散文诗歌小说都不限。并且回来之后还进行了佳作展示,这我在以前的学校也从来没有经历过,不禁感叹UWC作为一所国际学校,对中国学生母语的培养是多么珍视啊。这也坚定了我持续用中文写作的动力,即使以后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下用英文写作也依然会不忘中文。因为能够熟练使用自己母语永远值得我自豪——我始终记得李萍老师的话:“只有是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

更重要的是,UWC的包容和理想主义是栽培我写作梦想的绝佳之处。当初申请UWC时我被这样一个独特的理念所深深吸引:在UWC,每个人都可以实现其自己的梦想,改变世界。一年前面试UWC那天我和面试官聊起我写书的梦,尽管那时候这本书离成型还不见踪影,面试官却对我的书表示出了极大的好奇,并说等我的书出版了要放几本在学校图书馆珍藏哟。我那时甚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被录取,却为面试官的真诚和对我的理解而感动不已,因此我悄悄把UWC认定了实现梦想的舞台,并坚信着自己一定能够进入这里、实现成功。

与同学合影

在中国文化晚会上表演

如愿以偿进入UWC后我立即发现,在这里学生都是主角,学校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组织活动,在全校的大会、邮件上召集和自己有着同样兴趣的人。而因为群体的特殊性和多元化,学校的每个老师和同学也都非常尊重其他人的想法,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或者对他人的行为做出一些从主观角度出发的评价。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过着自己想要的日子,追求着自己的目标,这就使我写书的梦想变得更加坚定——自然,再也不可能会有人对我说出作家不是热门的行业、中国人不能去美国读写作这样的话了。因为我正做着我所爱的,有什么理由为了迎合大众的潮流而放弃自己的本心呢。

而与以前学校的环境截然相反,UWC的整体环境也非常支持我的选择。当我宣布我出版了自己的书时,所有的老师同学都表示强烈的祝贺、欢呼,不管他们是否看得懂中文;中文系的老师们也立即热情地帮助我张罗发布会,图书馆老师也竭尽所能帮助我。这前所未有的肯定让我意识到,我的梦想,就算与常人走的路不相同,但它代表了我始终如一的坚持和不变的初心,这让我更加义无反顾地在写作的道路上继续下去。

中国文化项目副校长李老师给我准备了鲜花和证书

我的新书发布会  

我的新书发布会

我的第一本书出版了,这才是我写作道路的起点。追溯到写作的本源,不正是做一位点灯人,让文学之灯照亮更多的心灵,让所有人的身心都浸润在由文学带来的富足的精神世界里吗?只要点灯人还在,并且这支队伍不断壮大,文学的灯火便永不会熄灭。


苏ICP备16015809号-1
Copyright © 2016 UWC Changsh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常熟世联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