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会报名 VR探校 招生信息 在线申请 预约访校 Close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学校内网
支持我们 校历 预约访校
心声
若无理解,焉得和平?若不相识,何谈理解?
莱斯特·皮尔逊

加拿大前总理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太平洋皮尔逊世界联合学院创校支持者

UWC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胸怀整个世界。它独一无二,非常清楚自己的责任。

纳尔逊·曼德拉

UWC名誉主席

已故南非前总统

我们已经实现了我们的梦想,就是为你们创造一个梦想中的学校。请走出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他人的梦想!

赵宾

中国世界联合学院中国国家理事会理事及常熟世界联合学院董事会董事

香港李宝椿联合世界书院 93 - 95

对理想和对有意义人生的追求是UWC最与众不同的特点并且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王颐

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共同创办人及董事会副主席

哈佛上海中心执行董事

加拿大皮尔逊UWC 89-91届毕业生

世界联合学院是1963年在日内瓦创立国际文凭组织的国际学校联合会的十所学校之一。… 今天,全世界超过4000所学校开设了IB课程,IB已成为进入优秀大学的金钥匙。
约翰 · 丹尼尔爵士
世界联合学院国际董事会及理事会主席
世界需要卓越的领导者来应对当今错综复杂的挑战、矛盾及冲突。他们需要运筹帷幄,充分挖掘新的机遇。我们对UWC学生的潜力以及实干的精神充满信心--因此决定加大对UWC的支持。

谢尔比·戴维斯

UWC国际赞助人

谢尔比·戴维斯奖学金计划共同创办人

在国际环境中突显民族情怀 ,在中国沃土上栽培世界之林。

李萍

副校长

中国文化项目总监及虞山书院院长(中国项目中心)

从常熟UWC出发,她如何收获走向世界的底气?

发布时间:2025-10-16
banner.gif
image_2 (1).jpg


“感觉原本十年才能有的成长,全浓缩在这三年里了。”


  常熟UWC 2025届毕业生谭可馨Katelyn,如今已是范德堡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大一学生,说起在常熟 UWC 的时光,她依然会笑着如此感慨。


  从北京的一所双语学校来到常熟UWC,这段旅程,始于她母亲的推荐。而真正打动谭可馨的,是 UWC 的使命:“通过教育,联合不同的国家、民族和文化,从而促进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





 在多元中探索世界的模样


在常熟 UWC,食堂不止是一个提供餐饮的空间,还是谭可馨每天最有意思的“课堂”。在这里,她总会端着餐盘,主动走向不同肤色的同学,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聊天。有时一聊就是三四个小时,直到食堂开始清洁还没离开。


“从医疗保健到教育体系,从婚姻文化到政治体制,我和同学们有很多深入的交流。” 几个月下来,她几乎能叫出整个年级同学的名字。


image_4.jpg▲谭可馨被同年级的学生选为学生代表,

在毕业典礼发言 



让她印象最深的,是与安哥拉同学 Leo 的对话。在此之前,她甚至没听过这个国家。Leo 告诉她,自己有十几个兄弟姐妹,在他的家乡依然存在一夫多妻制,父亲就有多位妻子;他现在穿的衣服多是捐赠所得,有的二手衣服上还印着“空调维修”的字样。“我们互相分享文化,我跟他讲中国的故事,他让我看到另一种生活。这种交流特别‘超现实’,也让我真正触摸到了世界的多元。”


image_5 (1).jpg

▲和同学在老师家里聚餐


常熟 UWC 的特色活动 “全球议题论坛(Global Issues Forum, GIF)”,则让这种多元更加立体和深刻。GIF与 UWC 的理念相呼应:不同文化、民族、宗教和社会经济背景的成员,作为一个社区,就具有全球意义的问题交流和辩论各种观点。


在这里,德国同学结合本国情况,分析社交媒体对政治极端主义的影响;尼日尔同学谈起家乡刚刚发生的政变,和社区共同探讨其背后的复杂原因;马尔代夫的学生表达了对海洋塑料污染的关注;中国南京的同学讲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引发大家对 “战争与和平” 的思考……


“这些话题不再是新闻里的画面,而是身边同学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谭可馨说。同学们积极表达的观点,常常带给她新的思考角度,更推着她跨越舒适区——即使面对不熟悉的话题,也会参与讨论。 她忍不住琢磨“对方为什么会这么想”,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公共演讲能力。


image_6 (1).jpg

▲谭可馨所在的Bari House每年都会组织

环昆承湖21km徒步和虞山徒步活动




 在 “知行” 中一步步建立领导力


在常熟 UWC,IB 核心课程 CAS(Creativity, Action, Service,即创造、行动、服务)被赋予了一个具有中国智慧的名字 ——“知行”。 


image_8.jpg


学校有 120 多个由学生主导的 “知行” 项目,学生既可参与其中,也能从零开始自主发起一个项目。从小热爱体育的谭可馨,很快找到了方向:加入篮球与网球 “知行” 项目,并在 FP第二学期成为这两个项目的学生负责人。 


image_9.jpg


她的领导力,在实践中一步步 “生长”。她花大量时间投入训练,同时积极观察学长学姐如何处理团队冲突,凝聚团队。更让她受益的,是学校给予的空间和信任 —— 老师从不直接干预 “知行” 项目运营,而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决策。 


作为篮球队负责人,她要自己管理预算、组织训练、联系外校约赛,还要策划团建活动。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平衡 “高标准” 与 “团队氛围”:既想让球队有好成绩,又希望大家像家人一样融洽。于是,她在第一次团队会议上就列出 12 条规则,把 “迟到怎么处理”“训练要求” 等期待提前说清 —— 这正是从学长学姐那里学来的方法。 


image_10 (1).png

▲篮球队连续两年获得了SYAC联赛的冠军、

获得ACAMIS黄金赛区的冠军 


平时,她还会组织大家一起下厨:篮球队成员来自 8 个国家,意大利、希腊、泰国的同学各自做起家乡菜,所有人一起动手、分享美食。


年终反思会议上,意大利队友 Elena 告诉她:“第一次会议听到你讲那些规则,我就感受到了归属感,我知道这一年一定会很有收获。” 


这句话让谭可馨特别感动,也让她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真的可以影响他人。


image_11 (1).jpg

▲篮球队聚餐


除了 “知行” 项目,她还参与了学校的大型社区活动——由学生自主组织的“校园奥运会”。刚加入时,她因为 “之前就读的学校规模小、资源有限” 不敢发言;到毕业这年,她已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核心组织者。


这些在常熟 UWC 积累的经历,成为她进入大学后,申请竞争激烈的校园俱乐部的 “底气”——“我有很多真实的故事可以讲,也知道该怎么让一个团队更有凝聚力。” 




 当理科生推开哲学这扇门


作为一名典型的理科生,谭可馨从小喜欢动手制作遥控赛车,对“动手实践”有着天然的热情。 在常熟 UWC,她也顺理成章地选修了物理、化学,并加入“机器人”知行项目。当初为了满足IB课程的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修读一门人文学科,她就“随便”选择了哲学。 


没想到,这成为了她高中“收获最大的课程”。 


她的美国老师 Max,用特别的方式带学生理解《道德经》:课前 15 分钟,全班在教室外打太极,感受 “道法自然”;周末作业不是写论文,而是到校园里找 “道” 的痕迹。 


在 “人格(personhood)” 主题辩论、政治哲学论文写作中,谭可馨的思维不断被 “挑战”:她发现,人体生物学、物理理论、直觉感受、法国大革命,甚至思想实验,都能成为哲学论证的素材。


“这种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不仅提升了我的学术能力,更重塑了我理解世界的方式。” 后来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聊天,她会更理性地看待差异,从更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一张无形的全球校友网


刚到范德堡大学,谭可馨就感受到 UWC 全球校友网络的力量 —— 学校专为参与戴维斯奖学金项目的 UWC 校友组织了聚会,在场的 30 余人来自十多个 UWC 校区。


她还从招生官口中得知,范德堡大学为了加入支持 UWC 学生的戴维斯奖学金项目,特意提升了国际学生的国籍多样性。


1.png

▲范德堡大学的 UWCer 开学聚会


*戴维斯奖(助)学金项目自2000年成立以来,已经资助了超过15,000名来自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UWC 校友在美国大学学习。UWC 毕业生入读戴维斯基金会合作的美国高校(包括所有常青藤盟校在内的100多所大学),即可申请该项目的奖(助)学金支持。 


而对谭可馨来说,来到美国后的日常体验更让她体会到这份网络的温暖:即便只是参加一场信息说明会,也有概率能遇到 UWC 校友。


“只要识别出对方是 UWC 校友,彼此的距离便瞬间拉近。”她说,正是因为大家都曾因 UWC 经历过“人生转变”,这份共同记忆成了彼此间最特别的纽带。





Katelyn 快问快答


1. 你在常熟UWC 养成了哪些习惯,至今仍融入你的日常生活?


在常熟UWC,我每天最爱的固定节目就是和朋友在学校的湖边散步聊天。我依然很享受在校园里边走边看,感受自然,这是我最有效的“充电”方式。


2. 在常熟UWC,你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


BARI!!!!!!!! Bari 就是我的家。 DP2申请季,我每天在图书馆学到半夜,总是精疲力尽地回来。但一推开Bari公共休息室的门,看到室友们还在聊天、一起赶ddl、玩乐器,或者打着我们自创的“专属Bari球”,而亲爱的Nian则一边催大家早睡,自己却在一旁玩飞镖3.png——这个画面总能让我瞬间忘掉所有压力,电量瞬间满格。


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每天都能有这样一个支持自己的集体、一个温暖的家可以回,这就是我能想到最美好的事了。


2.png

▲Bari House的日常



3. 为庆祝UWC常熟建校10周年,你想说些什么?


祝常熟UWC十周年快乐! 我有幸见证了小岛30%的时光,一起经历了新冠时期的“校内网课”💀,还有那个差点淹了图书馆、顺便把屋顶也掀翻的台风Bebinca……希望常熟UWC可以继续在“混乱”与理想之间倔强生长,也愿更多学弟学妹在这里,把日子过成属于自己的故事。




Image

本周日(10月19日)将举行

UWC 招生宣讲会北京场

欢迎感兴趣的家庭报名参与!


image_18.png



-End-






苏ICP备16015809号-1
Copyright © 2016 UWC Changsh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常熟世联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