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诺奖得主连续10个月为学生们分享他们各自领域的最前沿知识与研究动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带领学生们深入神经科学领域,探索神经系统的奥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则以其独到的视角,为学生们展现博弈论的全面图景。
他们通过耐心细致、深入浅出的讲解,结合时下热门议题,在课堂与学生互动交流,答疑解惑,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教学大纲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教学大纲
作为高中生,能够亲历诺奖得主授课,并与诺奖得主深入交流是怎样的体验?
“以往,我经常会浏览经济学期刊和论文,关注每年的知识前沿动态。现在能直接与经济学领域的科研巨擘深入学习,我感到非常荣幸。”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得以了解神经科学领域过往的成就、当前的空白,也激发了我思考如何为世界创造积极影响和贡献。”
2024年9月底,由常熟UWC与京领KingLead联合发起的全球首个面向高中生的诺奖创新坊项目在常熟UWC启动。参与学生不仅能在诺贝尔奖得主的指导下开展学术研究,还能与这些顶尖科学家进行深入交流。该项目为期10个月,旨在通过深入探索前沿创新课题,培育下一代诺贝尔奖科学家。
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30名常熟UWC学生参与了此次诺奖创新坊项目,他们分别加入了由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引领的课程项目,开启了一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科学之旅。
诺奖创新课程,
培养下一代诺贝尔奖得主
两位诺奖得主连续10个月为学生们分享他们各自领域的最前沿知识与研究动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带领学生们深入神经科学领域,探索神经系统的奥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则以其独到的视角,为学生们展现博弈论的全面图景。
他们通过耐心细致、深入浅出的讲解,结合时下热门议题,在课堂与学生互动交流,答疑解惑,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教学大纲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教学大纲
两个诺奖课程项目均打破了传统学科的壁垒,实现了跨学科的深度融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项目横跨生物、化学、医学、药学等多个领域;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项目则融合了经济学、数学等领域的知识。
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模式,不仅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更锻炼了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助力培养具备多元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项目尾声时,学生们需针对某一特定课题,完成一篇论文或开展一项研究项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选题、查阅资料,直至撰写论文或独立研究,每一步都将在诺奖得主的指导下进行。
这一过程将促进学生养成科学思维和科研素养,锤炼他们的研究、分析与思辨能力,并激发创新思维,为他们未来无论是投身学术研究还是开启职业生涯发展之路,都筑牢坚实的根基。
在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球挑战: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气候变化的威胁、能源的紧张以及资源短缺等,这些问题亟待我们共同应对。
诺奖得主的授课,不仅为学生们带来了前沿领域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以自己卓越的科研经历和深刻的洞察力,激励着学生们勇于创新求变。学生们被赋予了解决全球问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被鼓励运用所学,积极探索为全球挑战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为构建一个和平、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体验与分享
诺奖创新坊项目已经开展了3期,学生们学习了相关课程,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来自肯尼亚的DP1学生Murimi Muchina分享了他参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指导的项目的感受与思考。
参与本次诺奖创新坊项目,对我来说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非凡之旅。在课上,我们深入神经科学的基础研究领域,而授课教授正是这些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我们就像是在与他进行学术访谈,了解他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
在一次互动问答中,教授坦诚地以“我不知道”作答,这不仅揭示了神经科学领域的浩瀚未知,也深深触动了我,让我开始深思下一代研究人员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首次课堂上,教授分享了他的学术历程,我从中汲取到了一个宝贵的软技能:在学术探索的道路上,保持耐心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争取学术机会、取得研究成果,还是获得业界认可,都需要时间的沉淀与坚持。能够从一个在这三方面均达到巅峰的学者身上学到这份耐心,对我来说是一次无比珍贵的经历。
在参与课程的过程中,我也在逐渐探索如何深入研究与透彻理解课程主题的方法。起初,教授所阐述的某些概念和理论对我来说显得颇为深奥,我开始广泛搜集并研读来自多渠道的文献资料,甚至涉足那些初看似乎与主题无关的内容,以此激发我的好奇心。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理论知识,我在研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做笔记构建知识关联,并坚持充分的课前预习,确保自己能够在课堂上紧跟教授的思路并参与课堂讨论。
我还发现,与同学们,尤其是那些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朋友进行深入讨论,对于深化我的理解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向诺奖得主学习和与他交流,我学到了学者们在研究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与推理逻辑,以及他们如何将那些看似抽象的研究课题巧妙融合,从而拓宽我们对某一领域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虽然我以前经常研究生物学方面的课题,但神经科学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领域,所以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得以了解该领域过往的成就、当前的空白,也激发了我思考如何为世界创造积极影响和贡献。
来自中国的DP2学生王姝玚分享了自己参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指导的项目的体验与收获。
对于高中生来说,能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交流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机会。以往,我经常会浏览经济学期刊和论文,关注每年的知识前沿动态。现在能直接与经济学领域的科研巨擘深入学习,我感到非常荣幸。
这个项目的信息密度很高,仅三次课程便涵盖了纳什均衡、混合策略、古诺寡头博弈等诸多内容,课后助教提供的作业批改还可以进一步帮助巩固对知识的理解。课堂上同学们的提问也是我极为欣赏的一环。他们的问题往往新颖有趣,能激发我从不同角度思考,而教授的回答则进一步引导我深入探究,使我不仅理解概念和计算方法,更能透彻把握理论的实际应用。
在撰写IB经济课程论文时,我们经常要分析和评估各种政策对不同利益相关者(比如生产者、消费者、政府等)的影响。诺贝尔博弈论课程中的博弈情景分析,和IB经济里的分析技能紧密关联。博弈论帮助我学习到了分析问题的一个新角度,用更严谨精确的方式去分析政策或事件对各利益相关者的潜在影响。
另外,在分析博弈论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纳什均衡——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应用到IB数学中的微积分知识。通过求导,我们得以确定各参与者在各类情境下的最优策略。这一过程不仅拓宽了我对IB学科知识的应用视野,也让我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乐趣。
目前为止,我学习到的最重要的一个技能就是建模思维。博弈论是一套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理论。每个博弈都是对问题的数学化建模,将复杂的问题用数学的语言表示以进行进一步分析。建模思维可以帮助我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快速抓住重点,找到解决方式。
同时,这种思维也可以帮助我在日常生活中反思很多习以为常的现象。比如,我曾经觉得奶茶店和其它同种类型的店铺经常喜欢扎堆出现这件事很反常识,因为这样竞争会很激烈。但是我现在明白了从博弈论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现象可以通过聚集效应和纳什均衡来解释,扎堆反而是对这些店铺最佳的博弈策略。
参加诺奖课程的经历对我今后的学习生涯也很有帮助。我计划未来深入研究哲学、PPE(哲学政治经济)、认知科学等领域。通过博弈论课程学习到的分析问题的技能和建模思维都可以在这些领域进行跨学科运用。另外,我未来也有创业计划,在生活中和商业上会遇到的各种谈判本质上也是更加复杂版本的博弈分析。
常熟UWC致力于培养具备全球视野、能够为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的创新型人才。诺奖创新坊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与诺奖得主深度交流的宝贵平台,学生们得以深入探索科学的最前沿,挑战自我,持续提升个人的科研素养与综合能力。
我们期待这段经历能够为学生们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具备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能力,并为解决全球问题积蓄力量,在未来的科学探索道路上不断前行,甚至有望成为下一代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共同为构建一个更加和平、可持续的世界贡献力量。
-END-
苏ICP备16015809号-1
Copyright © 2016 UWC Changsh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常熟世联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