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设限,在广袤的世界遨游 | 我在UWC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07-05每一个UWC毕业生的身上都刻印着独一无二的UWC烙印。他们在UWC经历了怎样的成长与变化?他们对于自我以及对世界有怎样的认知与探索?听听几位2024届毕业生来讲述他们的UWC故事。
本期,蔡乐怡分享了她在常熟UWC度过的精彩纷呈的探索与成长之旅。三年来,她怀揣着爆棚的好奇心,勇于涉足未知的领域,不断挑战自我。她在各个领域的探索都深入而认真,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与努力,每一次尝试都能取得令人称赞的成果。同时,她也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与实际行动中,将自己的热情传递给更多人。
《歌剧魅影》午夜演唱会饰演Christine Daae剧照
我在常熟UWC三年的旅途,在毕业前一晚的一场午夜《歌剧魅影》音乐会后落下了帷幕。在大吊灯下手拿面具和玫瑰,图书馆内余音绕梁,我创造了又一个小岛回忆,实现了又一个久藏在心底的梦想。
受益于学校丰富多样的知行和活动,我在不断探索、造梦、圆梦的过程中,尝试了众多领域,挖掘了无限可能性,也收获了成长。
自FP入学起,我便广泛参与了各类活动,包括帆船、戏剧、模拟法庭、舞狮、舞蹈、音乐剧、杂耍等。我还参与了面向不同背景小朋友的音乐剧教育、阿卡贝拉、乐队,以及中国文化晚会(CCE)和中日青年会议(SJYC)。尽管参与的活动看似“杂乱”,但常熟UWC营造了一个非常安全的环境,使我有了对什么感兴趣就立马去尝试的勇气。
因此,我加入的许多活动,或许并没有太多“为什么”,只是:哇,我也想试试!
在香港UWC参加SJYC活动时,我上了一节舞狮体验课,从而对舞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些雄赳气昂、生龙活虎的狮子深深吸引了我。于是,在常熟UWC的最后一年,我决定加入这个历年CCE的开场节目,又酷又飒的舞狮知行。在挑战自我的过程中,我逐渐对这个被誉为“扬民族之威、立中国之魂”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2024中国文化晚会表演舞狮
从担任帆船船长,到在模拟法庭上成为优秀证人并获得团队奖,再到后来成为SJYC的主席,我对每一个活动的参与都不是浅尝辄止。学校设立的Project Week(项目周), Passion Project(热情项目),Special Topics Day(特别主题日),都让我有机会对新市民孩子的教育、环境保护、战争,等众多主题有了更多的研究和了解,甚至让我有机会对从小学习的中国山水画的探索有所延续。
帆船知行活动
在常熟UWC,我通过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结交了许多朋友,而无数个日夜的团队协作更是加深了我们的联系,形成了一个个温馨的小家庭。无论是《悲惨世界》音乐剧紧张的集训排练,还是连续两届作为CCE主持人的排练和稿件准备的漫漫长夜,亦或是周六早晨在昆承湖上驾驶帆船时吹过的微风,这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共同怀揣梦想、向同一目标努力的时刻,都构成了我在这座小岛上最深刻的回忆。
我担任了两届CCE主持人
在常熟UWC,课余时间完全由我们自己支配。这种自由的环境锻炼了我们协调学习与活动时间的能力,使我们学会如何充分利用每一分钟,也能为未来的大学生活做好准备。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我们从参与者逐渐成长为组织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课堂知识,更重要的是那些能够受益一生的能力,如沟通技巧、矛盾化解能力、思辨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
然而,在平衡学业的同时,想要一下子满足所有的兴趣爱好,对时间管理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FP阶段,我非常渴望参加音乐或音乐剧相关的活动,但当时我参加的知行活动已经达到了上限,未能如愿。那时的我并无法预知到,到了DP2阶段,我仍然有很多机会参与到音乐剧、音乐演出和音乐会中。因此,不要急于一口气实现所有的想法,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探索各种可能性,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在学校的奥运会闭幕式上表演杂耍
从小,我就对戏剧和音乐怀有浓厚的兴趣。从幼儿园的钢琴学习,到儿时的合唱团经历,再到小学时参与《小美人鱼》音乐剧的演出,以及初中时投入《悲惨世界》音乐剧的排练,每一次经历都让我对音乐剧这种表演艺术深深着迷。但是喜欢戏剧却往往被视为“不务正业”,被认为是浪费时间和影响学习的。
然而,在常熟UWC,戏剧就是一门IB课程,我果断决定要选这门被学姐们形容为既累又忙却充满乐趣的学科。踏入常熟UWC的校门,我期待着与戏剧再续前缘。
戏剧课《Pixie Dust》演出
疫情网课期间,每天的生活里只有核酸和网课。我在家对着电脑学Physical Theater(肢体戏剧)这个充满活力与合作的戏剧类别,或许是我这三年来戏剧学习中最大的遗憾。但在线上,戏剧真的没有任何可以发展的可能吗?
在来常熟UWC前,我从七年级起在上海花木社区当志愿者,教1-5年级的低收入家庭小朋友英语阅读。随着疫情的到来,这项活动渐渐从线下变成了线上。2020年夏天给小朋友们排练的《小美人鱼》音乐剧选段也因为疫情没能顺利演出。
沉浸式音乐剧《悲惨世界》中饰演Eponine剧照
但正是这次活动,让我意识到了音乐教育的稀缺。对不同家庭情况的孩子们来说,他们或许并没有机会能接触到音乐剧这样的表演形式以及教育资源。
我通过学姐联系到了学校SAWA知行对接的常熟蓝鱼公益社,蓝鱼公益社旨在创建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区,已开设阅读,项目制,研学等相关活动。我向负责人许冬老师表达了我对音乐剧的热情,以及与他们合作的渴望并获得了支持。尽管疫情封锁带来了屏幕和距离的隔阂,但这群蓝鱼的孩子们对表演和音乐的热情丝毫未减,每节课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小朋友们在线上表演《美女与野兽》
在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孩子们以线上视频的展示形式,出色的完成了《美女与野兽》选段的英语版音乐剧的呈现。这段特别的经历也让我发现了自己在导演,教学,甚至视频剪辑的热情,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对音乐剧的热爱。不仅仅是自己作为演员,而是把这样的热爱传递给更多眼睛里闪着光的孩子们,看到她们通过音乐剧找到自信,成为一个闪闪发光的个体。如果有更多的人和我一起把这份热爱传递给更多的人就好了。
我和同学Harley一拍即合,向学校递交了创办音乐剧教育知行的申请,没想到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我给这个知行取的名字是:Scintillate,意为闪闪发光。Scintillate知行致力于为不同背景的孩子提供音乐剧教育,让每个学生获得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平等的机会来发现自己真正的潜力和热情。
与热爱学习音乐剧的小朋友们一起
我们两年来与蓝鱼公益社,以及两所新市民子弟学校--常熟龙华学校以及常熟阳光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面向1-7年级的孩子们,把英语版音乐剧《小美人鱼》以及《阿拉丁》选段搬上了舞台。
在运营这个知行的过程中,我身兼数职,尝试了导演、编导、教学以及音乐、舞台、灯光、服装、道具等多个方面的工作。这种全方位的参与让我更深入地探索了自己的兴趣和热爱。
“这是我第一次站在舞台上诶”,孩子们兴奋地分享着他们的体验。
“我觉得我变得更自信了”,“明天还要排练,好开心!”他们的自信在每一次排练和表演中逐渐增长。
Scintillate知行邀请孩子们来到常熟UWC校园表演《小美人鱼》
收到孩子们和家长写给我们的感言时,我更加坚信我们正在做一件充满意义的事情。看着孩子们从最初的害羞腼腆,到在舞台上展现出的兴奋与激动,以及从中散发出的自信与快乐,我深感欣慰。这一刻,我也更强烈地感受到了音乐剧的魅力、迪士尼的奇妙以及教育带来的神奇力量。
在DP2,有了国际生的加入使我们Scintillate变成了一个更加多元的知行。蓝鱼和新市民学校的小朋友们也有机会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国家的小老师们,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
Scintillate知行成员的合影
Scintillate知行的创办为我三年的小岛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合理的时间管理来平衡IB学习,活动,以及个人兴趣爱好是至关重要的。而Scintillate知行融合了我所热爱的音乐剧、迪士尼元素以及与孩子们的互动交流。每当关闭电脑,投身于歌曲设计工作或制定教学计划时,我都能从中找到别样的乐趣。
对我来说,参与知行的“工作”是从繁忙的IB学习中脱离,可以短暂沉浸在音乐剧的世界中,与迪士尼公主共舞的时光。因为用爱发电,让我在“工作”的瞬间充满快乐,放松与热爱。
疫情结束后,常熟UWC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国际学生,他们的到来为整个校园注入了更为丰富的多元文化气息。我的朋友们也从来自全国各地延伸至全球各地。我们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走到一起,了解并学习彼此的语言、深入探索不同的文化,包括各种传统节日、国家及城市的独特风情,还有各具特色的饮食习惯与美食,以及多姿多彩的舞蹈等。
在One World Concert(同一个世界音乐会),我有幸可以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特色舞种,如Afro-Caribbean Dance(非洲加勒比舞蹈),Hora Dance(霍拉舞),以及Nepali Dance(尼泊尔舞蹈)。在常熟UWC,我成为了一个乐于拥抱新事物,新观点,新文化的“世界公民”。
在同一个世界音乐会上表演阿卡贝拉
同时,UWC也为我们提供了与世界各地的同龄人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在过去的三年里,我参与了中日青年会议(SJYC)。这是由香港李宝椿联合世界书院(LPC)及各所世界联合学院的学生共同组织的暑期活动。该活动每年邀请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日本四地的参会者,通过讨论的形式一起探索文化的差异性,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并培养参会者的协作能力、审辩性思维以及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包容
我的角色也从最初的参会者逐渐转变为筹委会成员,再到中国大陆的总筹委。第一年,我抱着学习的态度参加会议;到了第二年,我开始向参会者们介绍四地的戏剧文化;到了第三年,我则着手负责整个大陆地区的活动筹备工作。组织SJYC需要大量的时间管理与协调,但准备过程中,从对粤剧与布袋戏的了解,到活动设计、规划、统筹,我都从挑战中得到了成长以及锻炼了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UWC给了我机会去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并聚在一起探讨文化、冲突、理解与和平等议题。通过与Buddy Group(伙伴小组)成员们的深入讨论,我不仅对四地的文化历史有了更为深厚的了解,更深刻地认识到通过沟通可以消除刻板印象,寻求共同点并保留差异,进而促进更深层次的交流与理解。
作为2023SJYC的组织者参与会议
我的小岛记忆是在聚光灯下,在昆承湖的微风下,和朋友们合作的每个夜晚。这些珍贵的经历,赋予了我面对未来的困难与未知的勇气。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