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会报名 VR探校 招生信息 在线申请 预约访校 Close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学校内网
支持我们 校历 预约访校
心声
若无理解,焉得和平?若不相识,何谈理解?
莱斯特·皮尔逊

加拿大前总理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太平洋皮尔逊世界联合学院创校支持者

UWC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胸怀整个世界。它独一无二,非常清楚自己的责任。

纳尔逊·曼德拉

UWC名誉主席

已故南非前总统

我们已经实现了我们的梦想,就是为你们创造一个梦想中的学校。请走出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他人的梦想!

赵宾

中国世界联合学院中国国家理事会理事及常熟世界联合学院董事会董事

香港李宝椿联合世界书院 93 - 95

对理想和对有意义人生的追求是UWC最与众不同的特点并且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王颐

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共同创办人及董事会副主席

哈佛上海中心执行董事

加拿大皮尔逊UWC 89-91届毕业生

世界联合学院是1963年在日内瓦创立国际文凭组织的国际学校联合会的十所学校之一。… 今天,全世界超过4000所学校开设了IB课程,IB已成为进入优秀大学的金钥匙。
约翰 · 丹尼尔爵士
世界联合学院国际董事会及理事会主席
世界需要卓越的领导者来应对当今错综复杂的挑战、矛盾及冲突。他们需要运筹帷幄,充分挖掘新的机遇。我们对UWC学生的潜力以及实干的精神充满信心--因此决定加大对UWC的支持。

谢尔比·戴维斯

UWC国际赞助人

谢尔比·戴维斯奖学金计划共同创办人

在国际环境中突显民族情怀 ,在中国沃土上栽培世界之林。

李萍

副校长

中国文化项目总监及虞山书院院长(中国项目中心)

在也闲谈书

发布时间:2023-04-25

时隔6个月,当我再次迈进也闲书局的红色大门,迎接我的是熟悉的纸墨香气和亲切的面孔。与店里的大家寒暄问候,和店猫对视又拍拍它的脑袋后,我走访了店里的另一群朋友——无处不在的书,而我发现他们已经历经了改头换面。

书架上原本空缺的角落被新的面孔填充,书店中岛上的书摞得高高直逼天花板,之前形单影只的作品找到了出自同一支笔杆的兄弟姐妹,也有一些集体搬家,迁移到了“对岸”的书架格子里。是哪些新朋友有幸被主人邀请入座,哪些过客为之让出了道路,又是哪些读者失去了在书店获得满足的机会而由此感到失望?

决定书店灵魂的秘密只存在于书店主理人的心中。

沏一壶茶,就着一根香烟,秋蚂蚱与我从头讲起书的故事。

1.png

书店茶饮与贵州小零食洋芋丝 (Adele摄)

#1 人类为什么需要读书?

让我们先回到问题的本源:人类为何需要书?

这个关乎文化脉搏的问题,我们听到过很多答案,有人说因为人类需要从书里获得知识,而知识需要被记载;有人说因为书能让人找到共鸣,支撑孤独的心灵度过浩劫;也有人说书传递世间真理,使人由此获得智慧。

2.png

也闲书局中岛的书堆 (Adele摄)

秋蚂蚱说,人类需要书是本能,是因为人有着的精神欲望,也是所谓“神性”。以“人”字作喻,上方的一撇,是神性,也是我们有别于动物的地方,而下方的一捺是兽性,是人类作为生物体的本性。神性,即是精神欲望,是追求自由,追求美的直觉。不识字的人,也会迷恋书本上密密麻麻的黑点和背后的故事,如同黑暗洞穴里的人渴望遥远洞口处陌生的光线。

3.jpg

柏拉图“洞穴寓言”(图片来自网络)

他讲到一部电影,是由原著《朗读者》改编的同名电影,女主人公汉娜目不识丁,但总沉醉于男主米夏为她朗读的文学作品。而在八年后审判纳粹战争犯的法庭上,汉娜被指控在二战期间服从命令,杀死大批集中营中的犹太人。一个被文学的美、精神的光所吸引的人,也可以是极权下泯灭人性的傀儡。汉娜是犯下“平庸之恶”的人,但她的神性也在聆听文字时熠熠闪光。

我想到《安妮日记》中那个极力以文字诉说自己的犹太女孩;《偷书贼》中那个靠《掘墓人手册》识字、在纳粹分子纵火烧书后抢救灰烬里残页的女孩。我也想到《美丽新世界》中书被视作来自远古时期的堕落和诱惑;《华氏451》中消防员焚烧书籍、屠杀思想、禁止自由意识的存在。

战争和极权泯灭人性,但书籍是留存人类文明余温的点点火光。而所谓的乌托邦中,被扼杀了思想自由的人们沦为社会机器的一个零部件,丧失应有的灵魂与活力。

4.png

电影《偷书贼》剧照 (图片来自网络)

无论人性中包含多少难以言说的复杂成分,贪婪或无私,善良或残忍,渴望精神的养分是人类永远的本能。而回应这种本能的方法就是学会与书相处,让书以最好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生命里。

#2 与书相处

每每阅读秋蚂蚱老师的也闲札记,都被他的文字所震撼。其中锐利的思维和旁征博引,透露出他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的底蕴。

当我问起他“您是怎么做到如此大量的阅读,还能有效消化内容的?”,他却说对他的“博学”印象只是一种错觉。他的读书,不在于读了多少本书,更不在于是否读过了许多经典。他说他读书,是“走读生”,意思是边读万卷书,边行万里路。当读到的和经历的可以结合起来,当阅读时带着此时此刻的困扰,从书中所收获的东西便自然是难以忘记了。

另一方面,他又说,读书是一件个人的事。例如四大名著似是中国读书人的必读书,但事实上也并不是真正的“必读”。有人解读《红楼梦》能在细微之处见天地道理,也有人不能接受其中的脂粉气;《西游记》固然有其重要的文化历史意义,但也有人不喜欢它的鬼神连篇。读书是要读者和作者灵魂共鸣。无论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能让自己在曲儿里舞蹈的就是好曲儿。

秋蚂蚱老师在一篇也闲札记中写道:

“我心目中最美的书店,应该是每本书都在它应该在的地方,它的周围,要么是它的亲人,如陈三立旁边是陈寅恪;要么是它的爱人,如梁思成边上是林徽因;要么是它不堪回首的往事,如萧红的旁边是端木蕻良;还有就是它的冤家,如紧挨奈保尔的是萨义德等等。

当我把郑观应、魏源、王韬、郭嵩焘和严复放在一起时,我多希望有人能一起买走它们,只是我从未见到这样的销售场景。看着这些人的书在我架子上‘赖’了很多年,我的成就感也是我的挫败感。”

5.jpg

也闲书局内部书架 (Adele摄)

书的本质是人,是暂栖书店的灵魂。所谓与书相处,是去面对这些灵魂留下的笔记。他们像人一样要和现实有交融,会遇到有投缘与不投缘的人,会和周遭产生无数羁绊,也会因个性而有自己的归宿。

而时代中的书,也像人一样,经受着命运的审判。

#3 纸质书在现代社会的命运

当电子书最初问世之时,就有人预言纸质书将在不久的未来消失。但在Kindle和手机可以承载成千上万本书的今天,有的人仍然在坚持纸质书的阅读,坚持使用这种既不便携也不实惠的阅读方式。秋蚂蚱老师是这样,我也是这样。我曾经尝试过听电子书,读电子书,但文字总是不知不觉就在脑海里溜走,不留下任何印象。

6.png

Kindle VS. 纸质书 (图片来自网络)

一块电子屏幕和一本由纸装订而成的书,在使用上会给人以不同的物理感受。

虽然Kindle或者手机可以盛下成千上万的读本,将世间存在的近乎所有文字呈现在我面前,但读书,显然不仅仅是一件文字输入大脑这么简单的事。

手机或Kindle是亘久不变的屏幕,但构成一本书的,有纸墨的馥郁,有或锋锐或圆钝的边角,有与我们指腹摩擦的封皮,有翻过纸张的“刷刷”声。

手机提供给人们的信息多是碎片化,像风一样快速刮过去,不在我们大脑里里留下任何痕迹,因此当我手持这块屏幕时,大脑就会进入一种处理流水信息的状态,只让文字在习惯性的手指滑动中流过去,自然而然没办法全身心投入。

而当我手握一本实实在在的书,触觉嗅觉视觉决定了我可以集中注意力到这白纸黑字上,前后翻阅不需要重复手划屏幕,随笔勾画时笔尖不会在屏幕上打滑,读完后书签一插,便给书戴了个记忆的指路牌。

7.png

当纸质书页与阳光交互 (图片来自网络)

电子书在检索资料时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这是它作为工具的优势,而纸质书能给我们的是不可替代的阅读体验。

除了当下阅读的价值,纸质书还是保存在许多爱书人家里的“藏品”。

8.png

藏书票印版(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聊到这里时,秋蚂蚱指了指自己身后一柜子书,笑说,如今看来藏书无疑成了一件“愚蠢”的事,占用这么大的物理空间,去储存永远也不可能集齐的书。

而我也在此时想起了家里那一墙的旧书......

在偶尔需要查阅某本书的时候,我会来到我们家阁楼上的旧书柜。这个书柜的上层是我爸爸妈妈年轻时买过的书,有自学微积分教程也有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更久远一点的甚至还有奶奶想着“孙女将来能用”而收藏的七十年代出版的《我爱科学》。中层和下层是构成我童年的漫画绘本儿童文学小说,像各个老友与我重逢。每当我掀开遮灰布,用手指抚摸书脊,我触碰到的是曾经一个个与书为伴的幸福午后,又或是记忆朦胧的幼儿时期在书中做的梦。因此,每次打开书柜时,我都忍不住在这面记忆之墙前流连。

9.jpg

我家里的旧书柜

倘若有一天,我们真的把所有的一切都装进了一个一手拿捏的方块,倘若我们不再藏书,那些五颜六色的记忆,何处寻得?我想,在努力把一切都虚拟化,数字化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事物在这个世界上具像化存在的意义。

摸得到的东西,才是有温度的。

#4 书在书店中的命运

尽管纸质书目前仍是不容置疑的存在,但它与我们见面的方式,却在瞬息万变的当下发生着改变。

我们总说图书选品是书店老板的人格在书店中的投射,但事实并不如想象般单纯。决定书在书店中的命运的,更多的或许是我们的时代,还有时代中的读者。

在与人谈起独立书店和连锁书店时,我常常会拿西西弗书店做典型案例,说明何为毫无灵魂、千篇一律的连锁书店。而当来到也闲书局后,我才从西西弗书店联合创始人冬梅老师的口中听到了它完整的故事。

10.jpg

西西弗书店 (图片来自网络)

九十年代刚刚创办的西西弗书店,与也闲书局一样,是兴起于贵州的独立书店,有着独立的图书选品,开在一间小小的地下空间,只有少数本地的读者和学生造访。这是一段书店行业的上升期,雨后春笋般的独立书店在各地萌芽。当时间来到千禧年代中期,正值互联网产业飞速发展的时期,网购的流行开始对实体书店行业造成巨大威胁,此时的西西弗书店,站在了分叉路口。是继续坚持独立书店的理念和时代趋势对抗,还是顺应潮流,寻找新的商业模式?

生活在2023年的我们都十分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如今的西西弗书店早已脱胎换骨,漂亮地完成了从独立书店到连锁书店的转型,在模式上突破了以书籍销售为重点,而是引入了矢量咖啡,文创产品的元素,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西西弗书店的变迁,映射了我们社会的发展史。作为代价的,是失去以图书质量为基准的选品,转而以“流行度”为标准选书,被许多贵州地下室里西西弗书店的读者哀叹其“堕落”。

如今的也闲书局面临着比二十一世纪初期的西西弗所面对的更严峻的挑战,然而,秋蚂蚱仍坚定地走在这羊肠小道上。

西西弗书店的选品的确千篇一律,质量良莠不齐,但“时尚阅读”也是一种阅读,在广大受众群体中有其文化价值;也闲书局在经营压力下有着不得已的妥协,店内却总是保留一块“自留地”,只放契合书店品质要求的书,作为独立书店最后的防线。

推动书店走向这分叉路口的,是时代和人,但“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这个问题,主理人们心中自有答案。

11.png

“也闲” (Adele摄)

或许也闲书局的“心气”注定了它永远不会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但它的脉搏会持续地跳动,吸引同频的电波。 


苏ICP备16015809号-1
Copyright © 2016 UWC Changsh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常熟世联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