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会报名 VR探校 招生信息 在线申请 预约访校 Close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学校内网
支持我们 校历 预约访校
新闻和活动
若无理解,焉得和平?若不相识,何谈理解?
莱斯特·皮尔逊

加拿大前总理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太平洋皮尔逊世界联合学院创校支持者

UWC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胸怀整个世界。它独一无二,非常清楚自己的责任。

纳尔逊·曼德拉

UWC名誉主席

已故南非前总统

我们已经实现了我们的梦想,就是为你们创造一个梦想中的学校。请走出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他人的梦想!

赵宾

中国世界联合学院中国国家理事会理事及常熟世界联合学院董事会董事

香港李宝椿联合世界书院 93 - 95

对理想和对有意义人生的追求是UWC最与众不同的特点并且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王颐

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共同创办人及董事会副主席

哈佛上海中心执行董事

加拿大皮尔逊UWC 89-91届毕业生

世界联合学院是1963年在日内瓦创立国际文凭组织的国际学校联合会的十所学校之一。… 今天,全世界超过4000所学校开设了IB课程,IB已成为进入优秀大学的金钥匙。
约翰 · 丹尼尔爵士
世界联合学院国际董事会及理事会主席
世界需要卓越的领导者来应对当今错综复杂的挑战、矛盾及冲突。他们需要运筹帷幄,充分挖掘新的机遇。我们对UWC学生的潜力以及实干的精神充满信心--因此决定加大对UWC的支持。

谢尔比·戴维斯

UWC国际赞助人

谢尔比·戴维斯奖学金计划共同创办人

在国际环境中突显民族情怀 ,在中国沃土上栽培世界之林。

李萍

副校长

中国文化项目总监及虞山书院院长(中国项目中心)

一个飞满蝴蝶的梦境 | 庄子读书会

发布时间:2021-12-29

微信图片_20211229154719.png

微信图片_20211229164831.png

1.jpg

庄子读书会参与者

“伟大的道没有开始,言说自打开始就已经改变了意义。”与注重理性的西方哲学不同,庄子的哲学是淡雅近人的。它摆脱复杂的逻辑,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顺其自然地追寻“道”生活。

11月6日,来自不同背景的哲学爱好者们聚集在常熟UWC,他们中有来自不同学校的高中学生,有在世华学校任教的陈江华老师,有在常熟UWC教过《老子》的来自美国的哲学老师Max,有常熟UWC的校董赵宾,还有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的高菱博士。大家提前读完了《庄子》的选段,并在高菱博士和Wander哲学营的组织者的带领下围绕书本内容展开了为期一天的主题活动和讨论,也试着探寻庄子的“道”。

手指轻拂过书页,生命的真理在故事中浮现。我们抛下严密的逻辑,去思考悖论(paradox),幻想大于泰山的发丝;我们不再判断身边事物的价值,而站在自然的角度思考人类视角的局限性;我们抛下对于定义的追求,而像庖丁解牛一样去感受“道非道,非常道”这不可言说的真理。去做一个梦吧,梦见自己成为一只蝴蝶,不再试图与风抗衡,而是感受风的触感,依托于风飞行。

微信图片_20211229164350.png

2.jpg

教室中间铺着地毯,地毯上是印有知善恶图案的枕头。在这个小伊甸园中,参与者们席地而坐以一个小主题活动引入了一天的讨论。“这里有一张白纸,请大家写下自己对于“道”的理解。它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一幅画、一首歌……”庄子很注重接触事物后即刻的感官体验,因此我们也希望探索对于道的第一感受。

UWC学生Helen画的是一个八卦阵,黑与白互相融合:“我觉得“道”是链接万物的纽带,代表着对立和统一。”

UWC学生Polly画的是一朵白云 “‘道’对我来说像是天上的白云,神秘而高远。”

“道如同流水。”哲学老师Max画了一条小溪,小小的分叉就可能造就两条完全不同的河流。

“‘道’是一种追寻的过程,逐渐接近真理。”陈江华老师画了一个拾级而上的小人,台阶的尽头是真理之门。 

接着,我们来到了室外的露天剧院,剧场被树木和湖泊环绕,天空中的白云遮住了太阳。“庄子和西方哲学为什么不同?”“读完书之后你还有什么问题?”我们分成两个圆圈,每一个问题有一分钟的讨论时间,下一个问题就换人,在参与者互相熟悉的同时快速进入了讨论的氛围。

3.jpg

一位参与者说:“我谈到了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就是庄子其实没有在用理性和逻辑思考,他的结论更多出自于对于身边事物的感受,比如庖丁解牛的流畅和《经音》旋律的曼妙。”

1  齐物论——何谓齐物,柏拉图V.S.庄子?

4.jpg

这样的读书会并非课堂,目的是让参与者探索、思考《庄子》背后的意义,而并非知识的传输。因此,讨论由学生设计带领,专家高菱博士则负责补充、解释。在Helen同学的引导下,我们开始了对于《齐物论》的讨论。

大家先在白板上写下了自己对于这一章的理解与印象深刻的部分,再对每一个部分深入讨论。从无为的状态,圣人以及他与人的区别,到天人合一的定义与它和道的关系。我们讨论了梦与虚幻认知(False Perception),并尝试从书中找到突破虚幻的梦醒时分(Enlightening stage):我们有没有可能摆脱“人”这一视角的束缚,而真正理解道呢?还是我们只能通过单一视角看世界?我们发现书中的态度是放弃对于真假的纠结,无论是蝴蝶还是人,对于“美”“丑”“好”“坏”乃至于这个世界的理解都拥有同等价值,即基于他们自身视角的理解。因此,相比于废寝忘食的追求真理,我们应该接受自己视角的局限性,顺其自然地生活。

哲学老师Max提出这种寻找真实存在的理念和柏拉图提出的洞穴理论很相似。柏拉图认为,通过逻辑和理性,我们能在虚幻的世界找到理型(form)。我们真的能通过追求真理而达到梦醒时分(Enlightment)吗?大家就这个问题确认立场:同意、否定和中立。接着,每个小组的人先与立场相同的人交流、再与立场不同的人交流,最后每组选择一位同学作为旁观者去了解并判断其他小组辩论的胜负。

微信图片_20211229162214.png

“我觉得真理像坐标轴,寻找真理的过程像反比例函数曲,两者无限靠近却永不相交。然而,这并不意味寻找真理的过程是没有意义的,相反它比真理本身更加有价值。” 

有趣的是,在活动过程中,有两位辩论者这样说道:“我们的想法相反,但是我觉得我们的逻辑都没有错,大概就是偏好的原因罢了。”这正好符合《齐物论》对于“辩论”的看法,庄子说过:如果你辩论胜过了我,那就代表你一定是对的吗?如果我们来找一个人为我们做判断,他本身同意你的观点,这就代表你是对的吗?因此,辩论仅仅是观点偏好的碰撞,是没有意义的。在这个活动中,我们通过辩论和判断辩论胜负的真实体验而探索了辩论的意义。与柏拉图抛下观点而审视事物的本质的想法相结合,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有价值的不是辩论这一形式,而是不同观点背后的逻辑和思考。

图片

2  完美契合——有用与无用:如何追随“道”?

第二章的主题是《完美契合》,在Polly同学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讨论。首先,我们通过思维导图重温了书中的故事。接着每个人提出问题,并写在黑板上。例如,螳臂挡车难道不是一种浪漫吗?经过讨论,我们认为这是盲目自信。在讨论无用之树时,我们对于有用与无用的意义产生了疑问:有用和无用难道不是人为的概念吗?对于自然来讲这样的概念存在吗?透过庖丁的视角,我们聊到了“道”的性质:它是一种不可被逻辑解构或被言语表达的思想,只可通过实践来探索,利用身体来感受。

最后,我们谈到了道的力量——脱离、抗拒道或许在当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某一刻我们终究要回归道的循环。例如人类在近代社会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相比于依赖自然,我们违背自然生活:建起高高的水坝,污染环境,试图延长寿命,甚至将人与机器融合,而这是否意味着在回归道的那个必然时刻,我们会承受更多的痛苦呢?全球变暖、技术对于人的异化,这个进程是否已经开始了呢?

6.jpg

Helen写道:道让我想到了帆船,相比于分析风的大小和风向,我们需要通过连接帆的绳子感受风。若是逆风而行,帆船是动不了的。有时候或许只要轻轻改变帆的方向,就可以借助风的力量飞快地航行。就像道一样,你不能违背它的意愿,要理解感受它,然后借助它达成自己的目的。

3  命而已!——道与社会

天色渐暗,讨论会也进入了最后一个章节。UWC学生Jackie在开篇就问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君王才能算作一位明君?这引出了更深层提问:道家思想是如何定义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存在的?

经过讨论,我们发现道家对这个问题持有较为简单而消极的态度。庄子认为君主应该拥有最少的存在感,却影响着、掌握着世间万物,而民众不应该努力或思考,而是接受生老病死,心怀感恩顺地顺应命运。可是这样的政策真的能帮助社会运行吗?这真的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社会吗?我们联系到了汉朝贾谊的《吊屈原赋》,思考个人应该如何应对梦想的破碎和人生的挫折。我们关于道家学说的政治意义展开了讨论,也让大家批判地看待我们所学的东西。

最后,我们朗诵了《何为真人》这一篇中关于真人的诗句,看到了一位庄子眼中充满二元对立特质的圣人。他被世人爱戴,却不爱戴世人;他能安静地天人合一,也能骄傲地放荡不羁;他追求的是一,否认的也是一。

7.jpg

讨论结束后,赵宾董事写到:聊到庄子里边的神人真人形象,和古印度吠陀经里边的元人的相似点。今天回到家,突然发现朋友送我的星球大战绝地大师优达Yoda,马上就看到了庄子的真人的形象。细想一下,尤达大师Yoda暗指瑜伽Yoga重呼吸和意识的修炼,他的徒弟Skywalker天行者,就是中国天道的行走者,而他老爸的黑武士就叫维达Vader,暗指古印度吠陀经Veda。而他们的武器都是一样,用光做的剑。绝地武士的超能力,是来自内心平静之后意识上的转变,比如移动一艘飞船,就好像移动一颗小石头一样,都是轻松完成,只要切换视角就好,这不就是庄子齐物论的小大之辩吗?

8.jpg

微信图片_20211229164414.png

讨论结束之后已是傍晚,我们再来看开头自己写下的对道的理解。尽管过了一天的讨论,却发现先前的理解并非错误或是不完整。这一个个例子并不是道本身,而是顺应道的事物,是道的缩影。它们不是真理,却像指路标一样,无时无刻提醒着我们道的存在。“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最好的学生会在生活中以身作则,或许学习庄子最好的方法,是在生活去寻找它,并试着运用它吧。  

9.jpg


“中学生”、“喜欢哲学”,这是我的关键词,我们因为哲学相遇。我们这次想做的就是把我们的日常读书讨论,搬到一个更大的平台,让更多人体会阅读原文、讨论哲学的乐趣。我们不是专家,也不是讲师,我们只想和你一起分享一个飞满了蝴蝶的梦境。

10.jpg


苏ICP备16015809号-1
Copyright © 2016 UWC Changsh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常熟世联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