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会报名 VR探校 招生信息 在线申请 预约访校 Close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学校内网
支持我们 校历 预约访校
心声
若无理解,焉得和平?若不相识,何谈理解?
莱斯特·皮尔逊

加拿大前总理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太平洋皮尔逊世界联合学院创校支持者

UWC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胸怀整个世界。它独一无二,非常清楚自己的责任。

纳尔逊·曼德拉

UWC名誉主席

已故南非前总统

我们已经实现了我们的梦想,就是为你们创造一个梦想中的学校。请走出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他人的梦想!

赵宾

中国世界联合学院中国国家理事会理事及常熟世界联合学院董事会董事

香港李宝椿联合世界书院 93 - 95

对理想和对有意义人生的追求是UWC最与众不同的特点并且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王颐

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共同创办人及董事会副主席

哈佛上海中心执行董事

加拿大皮尔逊UWC 89-91届毕业生

世界联合学院是1963年在日内瓦创立国际文凭组织的国际学校联合会的十所学校之一。… 今天,全世界超过4000所学校开设了IB课程,IB已成为进入优秀大学的金钥匙。
约翰 · 丹尼尔爵士
世界联合学院国际董事会及理事会主席
世界需要卓越的领导者来应对当今错综复杂的挑战、矛盾及冲突。他们需要运筹帷幄,充分挖掘新的机遇。我们对UWC学生的潜力以及实干的精神充满信心--因此决定加大对UWC的支持。

谢尔比·戴维斯

UWC国际赞助人

谢尔比·戴维斯奖学金计划共同创办人

在国际环境中突显民族情怀 ,在中国沃土上栽培世界之林。

李萍

副校长

中国文化项目总监及虞山书院院长(中国项目中心)

烧麦戏剧社出品大型沉浸式戏剧 ——《画皮》

发布时间:2021-06-25

1.png

常熟UWC烧麦戏剧社成立于2020年下半年。“烧麦”一词最初源自于古希腊语 “Theaomai” (意为“戏剧”)一词的中文音译转写,旨在致敬古典戏剧的发源地,同时融贯东西、挑战传统、锐意创新,不断突破观众对于当代戏剧的认知。此外,“烧麦”也带着浓浓的烟火气,意在传递戏剧源于生活的理念。2020年11月剧组斩获了2020 EdTA青年戏剧节无锡分赛区中文竞赛单元冠军和英文竞赛单元季军。2021年2月,以“热爱”为题的原创短剧《盒子》在爱奇艺《戏剧新生活》“乌镇杯”竞演大赛中获业余爱好组“戏剧作品”与“舞美设计”两项观众喜爱奖,成为该赛事唯一“双冠王”。今年3月,戏剧社的成员们在苏州本地的小学,围绕 “如何保护自己” 的主题排演了四幕原创互动短剧,以新颖的形式为中小学生传授了重要的安全防范价值观。

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中,烧麦戏剧社把古典小说《聊斋志异》以沉浸式戏剧的方式带进了校园,令人耳目一新

01

时间还要回到4月的一个深夜, 几位编剧围坐在A4的公共活动室里,兴奋地在稿纸上涂涂画画。

“瘫坐在沙发靠垫上,听着复杂的故事线,一旁的我逐渐理解到迎接我们的将是常熟UWC有史以来最宏大的戏剧表演。”《画皮》总编剧,FP的袁从赛同学回忆道。

何为沉浸式戏剧?戏剧教师Ilinca介绍道,“沉浸式戏剧是一种并不简单的戏剧形式。因为观众可以自由走动,所以众多演员们需要很好地配合,让观众产生选择的兴奋感,就像是在打游戏一样。”

导演杨若然说:“《画皮》以虞山书院为舞台,打破了传统舞台的限制:观众可以随意跟随任何一个角色在书院的任何一角去探索全然不同的剧情;演员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从台上台下到可以无限趋近于零;同一时间发生的剧情必须从一发展到二、三、四、五条线甚至更多。

此次我们尝试首次将沉浸式戏剧带进校园,在场地、外联、舞美、技术、剧情和演技上都面临了比传统的戏剧翻了几倍的挑战。”

沉浸式戏剧《画皮》片段

02

想要实现最终 “沉浸式” 的效果绝非易事,创作的过程可谓是荆棘丛生、步履维艰。《画皮》剧组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便是如何将《聊斋》这一由几百篇文言小说编汇而成的古典作品改编成沉浸式戏剧的剧本。

清明假期前的一周,剧组成员几乎每个晚上都盘踞在讨论室里探讨剧情。开头不易,尽管聊斋的故事早已烂熟于心,但从头开始编一条全新的故事线依旧令人一筹莫展。“最开始的时候,大家经常会因为一些精彩的细节而忽略剧情的发展。”编剧张雨阳回忆道。在最终敲定以《画皮》的故事为主线,其他故事作为支线填充后,剧本的发展就顺畅了许多,原本空白的支线也一点点的丰盈起来。

新的问题很快又出现了:《画皮》原版的故事冲突十分简单,并不利于与支线融合。清明假期间,编剧组的成员们每天打着长达两三个小时的电话调整剧情。假期结束后,剧情初步形成,但由于人物设定、结局主题等等问题,又送入了编剧潘依林的手中。当总编剧袁从赛执笔时,已经是编剧组的第四版故事了。尽管如此,主线支线、人物动机上依旧有很大的问题需要解决。

总编剧袁从赛回忆道,初版大纲中,主线故事已经相当完整:夫人、小唯、王生主角三人的爱恨情仇;道士和寄信人对剧情的推动······她在被窝里琢磨着大纲时,认识到对于一出沉浸式戏剧来说,还有更多可以添加的部分。当观众走进到虞山的时候,想要带他们进入的是另一个世界,每一个角落,都有故事在上演。沉浸式戏剧给人带来的最大的震撼就来源于此。这么想着,在原版大纲的基础上,她另外添加了七位角色。

创作剧本的过程比我所想象的要愉快不少,在这里,一定要提及潘依林和张雨阳两位编剧,没有她们也就不会有这部剧,而我也从她们身上学到了很多。能看到自己创造出来的故事被阐释,角色被演绎是一件无比幸运的事,我个人也十分珍惜这一次表演。

03

表演与排练过程中演员的走位是让导演心力交瘁的一大问题。《画皮》的剧本和传统的很不一样:不是一个文档,而是一个39x32的Excel表格。每个角色在每一列都有不同的任务,任何一条线的任何一个任务早一分钟或晚一分钟完成都会带来巨大的危机。

2.png

排练照片

饰演剧中人物“王生”的DP2汪浩天说:

对我来说,沉浸式戏剧和传统戏剧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传统戏剧通常是基于静态的舞台、固定的舞美与可重复的走位,但沉浸式戏剧的背景是随着演员与观众不断流变的。因此, 在《画皮》中,演员与演员、演员与布景、演员与观众永远处于一种紧张的、时而合作、时而对抗的状态。作为一个演员不仅要对自己的走位与台本烂熟于心,更要时刻关注其他支线的进展、观众的反应,时刻留有周旋、游走与即兴发挥的空间。

演出时,我感觉时常要流连于戏内与戏外:既要沉浸在自己的宇宙中,努力地呈现我的角色;又需要时刻置身戏外,把自己放在 “舞台指导” 的位置,不断作出观察同伴的表现,及时地作出细微的调整,以达成全局的和谐。在这种混乱中,我们尝试在找寻一种保有弹性的秩序和一种夹带惊喜的层流。

3.png

叶承欢饰小兰(左一)  袁从赛饰佩蓉(左二) 汪浩天饰王生(右二) 


除了演员之间的流畅配合,精彩的表演离不开演员用心投入的演技。

饰演道士一角,DP1的谢予杭回忆道:

沉浸式戏剧是一场演员生于其中、参与完整时长的表演。在聊斋中作为支线角色道士,我更想作为一个真正生活在镇上的人物,而不是在特定时间上台的演员。由此则更需要把主线剧情作为这种生活里重要的转折和插曲,而不是存在的目的。

表演当中我尽可能加入更多和道士有关的自然的生活元素,以及主线剧情之外的单独表演。我个人的独白内容是道士睡着后的梦游、对平生场景的回溯、以及类似意识流的表达。是在书院门口的回廊间徘徊着想的。场景从“湖风吹灭山门”,到“风满楼”的一场酒席,到小室中煮茶“晚来天欲雪”,到“景区关闭”,激烈地发疯和所谓的大师吼出“明月照大江”。癫狂的形式是黑暗之中的舞台实验,丰富一点道士人性的质感,留下任何方向的解读空间。

4.png

谢予杭 饰 道士

事实上,《画皮》的许多主创人员都身兼数职,如总编剧袁从赛饰演佩蓉、舞美组的熊姝瑜在剧中饰演小鱼儿、剧务程惟扬也担任动作指导······

导演杨若然则在剧中饰演女主角小唯。她说,经过两个聊斋故事融合改编后的小唯是一个可怕又可怜的复杂角色。为了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角色,捋清小唯的行为动机,保证正式演出时角色呈现的完整性,她经常会在深夜在虞山书院听着阴间音乐走自己的走位练习个人独白。还有一个挑战是小唯在妖变后有多次装哭,因为以妖的身份哭必须要见泪,所以她会一个人反复感受,形成特定场景下的情绪记忆保证在几处假哭时能泪如雨下。

沉浸式很大的一个难点是观众和演员的距离为零,所有传统舞台上使用的借位全部不可用。因此,为了更好地让近距离围观“家暴现场”的观众理解小唯的悲惨以及妖化后的动机,剧组特意设计购买了实心打狗棍,在屠夫与小唯的家暴对手戏拼命真打,以达到更好更沉浸的效果。

杨若然 饰 小唯,侯齐天 饰 小唯公公

激烈的武打动作是全剧的另一大亮点,也是排练中最耗功夫的一部分。《画皮》全剧中饰演饱受虐待的“王生”的汪浩天没少挨打:被老乞丐痛击,被官老爷痛击,被小唯痛击,被小唯爹和小唯夫君联合痛击,最后还差点要被夫人痛击,可以说是被从头揍到尾。最难的两场打戏一场是被竹杖击倒在地,拖着长袍向后拖滑五、六米,另一场是被直接击飞,向后腾空一米,摔在台阶上“吐血”。

汪浩天回忆道:

演到最后一场脚踝、手掌、髋都已经瘀血,难以动弹。排练的过程自然是艰辛的,酸楚的,但只要最后的效果到位,能听到观众 “wow” 的惊呼一声,我的“反复去世”就是值得的。

04

《画皮》的成功不仅来自于演员的精湛的演技,更离不开由头戴黑色面具,隐匿于拐角的舞美设计精心营造的光怪陆离的舞台效果。


舞美总监陆子涵分享了她的设计灵感:灯光和音乐的存在是用来强化某些剧情,同时又营造魔幻的隐

匿感,通过一个声音、一束光线来表情达意,它们来自虚无却又真实存在。起初,由于因为虞山书院并非是专

门表演的舞台,在光源的设计上有很大的局限性。书院现有的光源只能满足表演的功能性,没办法营造出舞美设计所要求的魔幻氛围。

于是,一群人在一个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在虞山建筑群中来回踩地丈量,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哦哦!园林灯!”好不容易凑齐了四五盏灯。又发现没有足够的插座,灯的接口要自己连接······扛着线圈满地设计铺线路线;四处奔波借力动手接线。就这样,通过十几天的艰苦奋斗,四处补缺,各盏神灯终于站立在地面上候命等待。

“下半年不办戏剧社了,可以直接办电工社了。”导演杨若然苦笑道。

7.png

剧照

05

时隔两月,经过无数周转,5月28日至29日,在FP结业的活动期间,烧麦剧社年度巨献,改编自蒲松龄文言小说《聊斋志异》的沉浸式戏剧《画皮》终于如期与师生和家长会面。穿梭于曲折的拱廓与中庭之间,一个庞大的《聊斋》宇宙在观众面前逐渐展开。

“赶到望虞桥寻找入口的时候,两个操着乡音的更夫上前指路,一下把我们拉进了昏黄灯火里的聊斋宇宙。”FP的张卓涵评价道。

戏剧老师Ilinca对此次表演给予了高度评价,

I was drawn into the world of Painted Demon from the moment I was guided into its multi-space environment at Yushan--a building complex erect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style with multiple inner courtyards and meandering corridors--to the moment the twenty or so performers took their last bow amid the enthusiastic audience applause. While following this or that actor, I got to witness scenes of possession, love, revenge, and betrayal. The smart use of atmospheric lights, eerie soundscape, and impressive costumes also contributed to crafting a vivid sensation of being part of the haunted and haunting world of legend. The students who made Painted Demon fully embodied the qualities of a UWC student: thoughtful and attentive to details; capable of taking on big projects that require planning, collaboration, and sustained work; full of initiative and able to work independently; creative and passionate about their work. Well done!

(中文大意:我刚一踏入虞山书院富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庭院回廊,就沉浸在了《画皮》的世界里,直至20多个演员在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中谢幕都无法自拔。跟随不同的演员,我看到了占有、爱欲、复仇、背叛的场景。《画皮》巧用氛围感十足的灯光、怪异的音景、精心设计的服装,令阴森的传奇世界更加生动逼真。《画皮》的主创人员充分展现了UWC学生的品质:精益求精,有能力独立完成需要认真规划、共同协作、持续进行的大项目,充满主动性、创造力和热情。)

8.png

剧照

中文系王迪老师评价道:

“学无中西”、“全情投入”两个关键词代表我的观剧感受。烧麦社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聊斋》戏剧非常精彩!戏剧内容选取了中国古典文学文本,戏剧形式采用了西洋的沉浸戏剧。以古典文本为底,借戏剧表演让同学们对古典文本的学习充满了兴趣,而西洋戏剧的沉浸形式又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参与感。整场戏剧每位演出同学全情投入,完全融入了戏剧角色,小唯和王生主线剧情的演员同学演技精湛,观剧的同学甚至一度有“顿入幻域”的穿越感!

9.png

池嘉欣 饰 说书先生

沉浸式戏剧《画皮》也是FP校园开放日(Celebration of Learning Day)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公演得到了家长与校内师生的大力支持与一致好评。自售票起半天内即已脱销,三场表演累计观看人次超150人。不少前来观看看本次表演的家长对于这台由完全由学生自编自导的大戏赞不绝口。

非常有幸观看了烧麦剧社的沉浸式戏剧《画皮》,我们都被孩子们逼真精湛的演技惊呆了,不论是场地、道具、服装还是灯光都透露着专业与用心。最赞的是剧情变化和演员的演技,从开始听到那打在肉身的棍子声,到后来听到那扑通扑通的倒地声,我们被演员为艺术奉献的精神所折服。主角小唯死而复生后,她那时而阴冷、时而温柔无害的眼神,也让观众的心随着剧情的发展紧紧地揪着。我同时有注意到各个分剧场,每个角色的演绎都那么恰到好处、引人入胜。

——演员谢东成的妈妈

10.png

张雨阳 饰 更夫

此次活动的成功也离不开校内工作人员的支持。FP年级负责老师李丹说:

沉浸式的《画皮》真的让我很沉浸很享受,说它是一次激活了我全部感官的精神盛宴,一点也不为过。作为一路陪“剧组”走过来的辅导老师,我想说这一路走来孩子们真是太不容易了。

从最初想法萌生,到最后的三场公演,历时两个多月的磨合和筹备,他们对于戏剧的热爱和敬业精神真是不亚于专业的剧组和演员!二十几个同学组成的剧组,从剧本改编、演员试镜、舞美布景、道具采购、灯光音效、场地租用、前期宣传,甚至是武术指导都是学生们亲力亲为,事无巨细地一样样理顺的。

最后一场公演结束的时候,“小唯” 抱着我哭得稀里哗啦,她在那一刻释放出来的情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我相信这一次的经历对每一位参与演出的同学都是一次绝佳的人生体验。

11.png

剧照

谈及这次最大的收获,杨若然导演总结道:

一切的压力、无数的挑战、数不清的无法入睡的夜晚的疲惫都随着演出前一下爆满的名额预定、同学老师的满满期待、正式演出时恰到好处的光影、完美卡上的时间线、超出预期的精彩表演、人群中二刷三刷的面孔、演出结束后观众们如潮的掌声、许多引起思考的观后感而有了意义。剧组成员都戏称我们这部剧的诞生是 “挑战不可能”、是“两月怀胎”,这一路上无法衡量的艰难让每个人都收获了巨大的成长!我们一定要感谢那些慷慨给予过我们帮助的同学老师,没有大家的力量我们一定无法完成这样庞大的剧目。

演出谢幕了,但是“烧麦人”对戏剧的热爱不会消退。对于剧社成员而言,新的征程已经开启,“烧麦”也必将向着更高、更大的舞台勇敢迈进。现今,“烧麦”已经全心投入了七月EdTA全国总决赛与第三届江南青年戏剧节的排演中。

六月,簟纹如水、凉风习习。新的一年,烧麦戏剧社欢迎所有喜欢戏剧的人,共同体会戏剧魅力,为大家奉上更加精彩的作品!

12.png

苏ICP备16015809号-1
Copyright © 2016 UWC Changsh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常熟世联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