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会报名 VR探校 招生信息 在线申请 预约访校 Close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学校内网
支持我们 校历 预约访校
心声
若无理解,焉得和平?若不相识,何谈理解?
莱斯特·皮尔逊

加拿大前总理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太平洋皮尔逊世界联合学院创校支持者

UWC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胸怀整个世界。它独一无二,非常清楚自己的责任。

纳尔逊·曼德拉

UWC名誉主席

已故南非前总统

我们已经实现了我们的梦想,就是为你们创造一个梦想中的学校。请走出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他人的梦想!

赵宾

中国世界联合学院中国国家理事会理事及常熟世界联合学院董事会董事

香港李宝椿联合世界书院 93 - 95

对理想和对有意义人生的追求是UWC最与众不同的特点并且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王颐

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共同创办人及董事会副主席

哈佛上海中心执行董事

加拿大皮尔逊UWC 89-91届毕业生

世界联合学院是1963年在日内瓦创立国际文凭组织的国际学校联合会的十所学校之一。… 今天,全世界超过4000所学校开设了IB课程,IB已成为进入优秀大学的金钥匙。
约翰 · 丹尼尔爵士
世界联合学院国际董事会及理事会主席
世界需要卓越的领导者来应对当今错综复杂的挑战、矛盾及冲突。他们需要运筹帷幄,充分挖掘新的机遇。我们对UWC学生的潜力以及实干的精神充满信心--因此决定加大对UWC的支持。

谢尔比·戴维斯

UWC国际赞助人

谢尔比·戴维斯奖学金计划共同创办人

在国际环境中突显民族情怀 ,在中国沃土上栽培世界之林。

李萍

副校长

中国文化项目总监及虞山书院院长(中国项目中心)

让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怀念的“家”

发布时间:2021-01-18

01

 十一个House,十一个“小家”

1.png

刘念 

化学老师、学生生活副总监、楼长


住宿生活作为UWC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术课程和体验式学习一起在UWC社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处处充满着多元化的环境中,学生从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来到一起生活,他们有着不同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有不同的性格和能力,首先需要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和自我管理,如何平衡时间,如何利用很大的自由空间实现他们来UWC的初衷,这往往意味着要面临很大的挑战。因此管理住宿生活项目的核心理念是每个学生的周围都有一个负责任的团队关心着他们的福祉,支持他们的健康发展,同时保护他们的安全。

这个团队的成员包括楼长、导师、同伴支持小组、护士,以及心理咨询师,他们由学生生活部门的学务总监和副总监领导,与学生服务处、未成年人保护组、心理咨询中心和医务室,以及学校其他部门的所有员工一起为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

常熟UWC 的学生宿舍分为十一个“家(House)”,分别在三栋学生宿舍楼的十一个楼层。每个楼长负责总管一个由四、五十位学生和七、八位导师组成的“家”。楼长和导师们一样,有些是教师,有些是行政员工,在学校里都担任着一项或多项其他职责。庞大的导师团队包括了校长、副校长、总监、副总监、教师、心理咨询师、大学升学指导老师等,无一例外地,人人都在一线关注和支持学生的发展。

2.png

Bari House校内校外师生全家福

楼长和导师们一起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舒适、和睦的居住环境,照顾学生们的生活所需,关怀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成为有责任心、相互理解和尊重的社区成员,遵守社区准则。

为了直接了解学生的生活动态,每位导师与团队里的学生们每周见一次面,在轻松愉快地交谈或者有趣的活动中了解学生近来的一点一滴,包括选课学习、知行活动、社交生活和家庭氛围等等。有的导师会邀请学生们到家里一起下厨,亲自动手做一顿丰盛的晚餐,有的导师会带领学生们外出看电影或者话剧,这样的导师团队时光是令学生们非常期待和兴奋的。

3.png

丰富的House活动

楼长和学生住在同一栋楼,几乎每天都会与学生见面,指导学生了解学校的方方面面,尽快适应校园集体生活,并通过每周的例会、房间安全卫生检查、晚间点名后的谈心时间、生日派对,以及其他不定期的走访和“全家”的娱乐活动,关注学生的生活作息、社交状态和心理健康。楼长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每个“家”的四、五十位学生,给他们提供建议或者帮助解决他们在生活上遇到的困难。

为了了解和增进学生与室友之间的融洽关系,楼长轮流与每间宿舍的四位同学一起共进晚餐,有时候学生也会借此机会到楼长的家里一展隐藏的高超厨艺。当学生遇到任何困难,楼长和导师是帮助他们的第一人,也是联系学校和家长之间沟通的纽带。

4.png

在“小家”庆祝生日

支持学生的团队中的其他老师也同样付出了很多时间、关爱和努力,为了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打造最好的住宿生活体验。

02

让孩子们记住家的味道

5.png

蒋娴萍 

虞山书院中国文化中心经理、楼长

我所负责的楼层Heimat,是德语里故乡的意思,这是我们学校11个楼层中拼写上最接近home这个英文单词的。今年8月接手这个楼层时,我想的就是如何给Heimat找到它自己特有的属性。联想到我先生一直说的一句话:“我要让我的儿女以后无论走得多远,都会牵挂着家里的那一口老爸做的菜!”对于这句话,我深以为然,家和故乡在我们的文学作品里不就经常和母亲生起的炊烟联系在一起吗?

6.png

Heimat House 全家福

受疫情影响,今年8月至今我们一层楼面有42位中文母语的学生,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也有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孩子。要在短时间内熟悉他们、了解他们、走近他们成了我当楼长后的第一个思考的问题。

“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一位爱做饭的“爸爸”和爱吃的“妈妈”,“家的味道”就成为了我在营造Heimat文化时的一个努力方向,因为我坚信,无论海内外,中国味道始终是维系每个家庭的重要纽带。于是,每个月一次邀请楼内当月过生日的孩子来家里团聚,吃一顿精心准备的家常菜成为了楼里孩子们翘首期盼的“大事件”。每次有学生来家里吃生日宴,我和先生都会提前一两天开始讨论菜单,根据我所了解的学生口味对菜单进行优化升级:芥末大虾、鱼香茄子、生蚝炒蛋、小炒牛肉、麻婆豆腐、卤味拼盘、葱油拌面…… UWC Day昆承湖挑战20公里行走那天,我和先生为孩子们准备了卤蛋、卤豆腐和卤猪蹄,给孩子们补充能量。

7.png

精心制作的香喷喷的卤蛋、卤豆腐和卤猪蹄

除了让孩子们吃上可口的佳肴,培养他们一些身为中国人应该具备的烹饪技能也是至关重要的。我期待着哪怕若干年后从常熟UWC毕业了,去到了异国他乡,他们还可以用我和我先生教给他们的“手艺”去让来自全世界的新同学们了解来自遥远东方的中国味道。

8.png

邀请学生包馄饨

北京来的Kai说,一直以来在家吃的都是湾仔码头的馄饨,上海来的Brittany也表示从没有尝试过亲手做馄饨现包现吃,于是我们就一起动手开始了秋天的第一顿馄饨之旅。送完女儿上学,我早早地去菜场购买新鲜的荠菜,上好的猪前腿肉以及馄饨皮。剁肉糜、洗荠菜、活馅儿、手把手一步步演示如何包出一只肚子鼓鼓的不开裂的馄饨,欢声笑语中,我们几个就包出了近十屉的馄饨。

吃着新鲜出锅亲手包的馄饨,大家都笑得特别灿烂。一次次要求添馄饨,让“戴爸爸”也乐开了花,同时也生怕馄饨数量不够这群少男少女们吃的。好在凭“蒋妈妈”我多年的生活经验,总量控制得还是非常好的,就连因为忙于功课没能赶来现场吃的“汪学”也吃上了给他打包送到面前的热腾腾的荠菜肉馄饨。

9.png

学生的劳动成果展示

每个人对故乡这个词都有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记忆,我希望通过我和先生的努力,可以让一批批花季少年对常熟这个故乡的记忆定格在我们家温暖的餐桌上,想起Heimat就能想起他们曾经品尝到的那口留给他们印象最深刻的饭菜的味道。

03

教室之外,教育之内

10.png

 韩璐 

中文老师、楼长

在UWC做老师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但是挑战宿管工作却是第一年,对于这样一个与学生亲密接触、操作性极强、极其琐碎但又离开教室的工作,我一直是望而却步的,因为离开教室如何“教书育人”是我百思而不得其解的问题。

今年机缘巧合之下,我“赶鸭子上架”般地离开舒适区,走上这个岗位,突然发觉“自己前四年好像在UWC上了个假班”,原来“House的生活才是真正的UWC生活”,原来教室中的他们和宿舍中的他们是那么的“不一样”。

DP2的毕业生们是我能够依靠的最坚实的“臂膀”,他们能自主引领很多活动,照顾House的方方面面(自然也包括刚刚上任一脸懵的宿管老师);DP1承上启下,是靠谱的中坚力量,他们戏称自己“上有老,下有小”,好像看到了“中年人”的辛酸,也看到了他们的脊梁和支柱作用;FP新生们懵懵懂懂又朝气蓬勃,希望他们可以早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11.png

Ikhaya House全家福

宿舍的每个房间都是各个年级和各个地方学生的组合,他们不同的年龄、经历和地域让他们每一天的住宿生活都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也在互相的影响中成为了不一样的自己,连老师也在他们的影响下去思考学校和教育的意义。

12.png

老师和学生一起做游戏

今年的“UWC日”活动是20公里的环湖走,以House为单位,自愿参加。我所在的House Ikhaya绝大多数人都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绝大多数人也都完成了全部行程。反而是作为“精神力量”的我因身体原因只陪着他们走了最后五公里,虽然仅仅五公里,但已累到心跳加速、手脚发软,不能想象走了20公里的学生们是什么样的感觉。在他们精神饱满地奔向终点时,在他们热情洋溢地跟我喊“加油”时,我真的感觉到在教室之外是他们在教育我,他们的信念,责任让我自叹不如,他们的青春,热血让我看到了国家栋梁该有的样子。

13.png

UWC日环湖走出发前

之后带着“满满的自责”和“满满的正能量”我开始了自己的骑行之路,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又冲动:错过了他们的20公里,我用200公里来补上。立Flag容易,骑起来却很难。在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里我骑行了14天,但技术不行、体力不支,状况百出,尽管14天,但还是没有达到200公里的目标,可是如果你问我:“你会放弃吗?”答案一定是:“不会”!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理由,只因为是对家人的承诺。只要我坚持,200公里一定会达到;只有我坚持,才能觉得我们时时在一起。

House是每个学生的家,我也在这个家中被感染,被熏陶,我确信这一年会是自己职业生涯中最特别、最有意义的一年。我很高兴当初“赶鸭子上架”地接下这个工作,也很高兴今年可以和他们共同度过。教室之外、同样精彩、别样生活、此生难忘。

苏ICP备16015809号-1
Copyright © 2016 UWC Changsh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常熟世联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