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音乐剧《妈妈咪呀!》诞生记
发布时间:2017-05-104月13-15日,常熟UWC近100名来自几十个国家的学生为全体师生、员工、亲朋好友献上了用六个月的时间自导自演的首部经典百老汇音乐剧《妈妈咪呀!》。从导演到编舞、从主演到舞蹈演员、从合唱团到乐队、从舞台设计到化妆、从印制节目单到现场笑容满面的领位员、全部由学生担任。
学生们精彩的演出展现了他们对表演艺术的热爱和出众的才艺。
今期特别邀请到主演Harry Bright的学生Joosep V?rno分享他的“妈妈咪呀”之旅。Joosep来自爱沙尼亚,今年即将从常熟UWC毕业,在他心中“UWC是一个极其多元的地方,表现在国籍、观点、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但更为重要的是,UWC 是一个认识自我的最佳平台。当沉浸于UWC充满挑战性但又极为有趣的学习生活中,我已在不经意间将UWC的价值观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无论学业负担多重,UWC的学生都会为解决校园里乃至世界上发生的问题而采取行动,我从未见过如此充满热情,努力改变世界的社区。”
本文作者,饰演Harry Bright
一百五十个小时,这是我的戏剧老师Tim Crofton先生告诉我,每一部音乐剧从开始制作到最终完成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我起初对此抱有质疑,觉得这未免也太夸张了吧!然而,在排练了六个多月后,当音乐剧即将开演时,听着帷幔后观众怀着期待的心情低声细语时,那一刻我多么希望还能有多一两天时间,再好好准备一下,再精益求精一些。
虽然连续三晚的《妈妈咪呀!》的演出已经谢下帷幕,但有太多太多难以忘怀的回忆仍然萦绕心中,那些排练的日子里与同学建立的友情;一个个开心的玩笑、滑稽的片刻;还有对音乐剧中的歌曲“爱恨交加”的错综复杂的情感,让我不禁想要和大家分享我们的“妈妈咪呀”之旅。
这一切始于一个礼拜三的晚上,所有演员、工作人员在剧院里集聚一堂。那天,我还迟到了。大家围坐成圈,热烈地讨论着,我们该排练哪一出音乐剧。最开始,提议上演《妈妈咪呀!》还遭到了不少反对,但对我这个从小听ABBA乐队的音乐长大的青年来说,这是个绝佳的选择。接下来的一周里,我们进行了试镜。老实说,我唱功一般。但或许正是因为我的歌唱有巨大上升的空间,最终,我获得了Harry Bright这一角色,我希望我很好地演绎了这个角色。
你要问我,音乐剧的排练是否轻松?我的回答是 “左、右、转圈、转圈、右、左、摇摆”,这便是我对Voulez-Vous这首歌前五秒的舞蹈动作的最初印象。接下来,你还得边跳边唱。第一次排练,我简直是一团糟,甚至第十五次,还没掌握要领。但很多次练习之后,我这个业余演员,也最终成为了一个舞步自如的“行家”,还能即兴表演一些动作。如果我说排练一点都不累,那一定是在说谎,但最终,当导演组看到我们的表演时,露出满意的神情,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担任《妈妈咪呀!》的主演,意味着,你将没有周末,所有闲暇时间都要用来排练。和这一群杰出而有才华的同学一起合作,充满乐趣,远比我在上海的夜晚消磨时光更有意义。只要想起我们排练时的那些啼笑皆非的欢乐时光,我仍然会情不自禁地笑出来。
万事开头难,可能在我唱出“THANK YOU FOR THE MUSIC”那首歌的第一句之前,其它什么音符都唱过了,而这首歌,我却花了很长时间才唱准调。无疑,对我这一个活在及时行乐的二十一世纪的年青人来说,这是很痛苦的感受。我尽我所能,什么都尝试过了,甚至,还曾想过放弃。如果说我从音乐剧的排练中收获到的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我逐渐明白,当我与导演Andrés(UWC毕业的实习生)发生分歧时,他常常是对的,是他坚信不疑地相信我能行,而我甚至未能发现自己的潜力。是的,我最终做到了!我唱完了整首歌,而且唱的还不错。“有志者事竟成”!
是时候把我们准备许久的表演献给观众了。上映前一周,“妈妈咪呀”成为了我们所有人生活里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每天夜晚在剧院里,紧锣密鼓地排练,在舞台上用油漆把地面涂刷出石块的效果,干到凌晨四点。尽管很辛苦,但我一想到在排练过程中,我们展开的讨论,我们唱过的歌,还有携手并肩建立的默契,那一切都是这整个音乐剧里诞生出的最有意思的部分。我们的音乐指导Desiré Clarence曾经劝阻过我们这些主要演员不要干刷油漆的事儿。我能明白她这么做的理由,这不是因为油漆有毒,而是当你把这一群音乐狂热爱好者放在一间屋子里,播放《波西米亚狂想曲》时,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放声歌唱,他们青春似火的激情足以唤醒一座沉睡的城市!
校园音乐剧“妈妈咪呀”选段——MONEY MONEY 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