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常熟UWC到世界经济论坛:一位摩洛哥创校生的全球影响力塑造之旅
发布时间:2025-07-01
十年前,17岁的Kenza M'Haimdat从卡萨布兰卡来到常熟昆承湖畔,成为常熟UWC的“创校生”。
十年间,她的足迹跨越四大洲:从摩洛哥到中国求学,在美国韦尔斯利学院完成本科,又赴瑞士日内瓦国际关系及发展高等学院攻读硕士。
如今,这位曾经的校园“开拓者”在世界经济论坛的Global Shapers Community(全球杰出青年社区)专注于赋能全球青年领袖,支持他们在国际舞台发挥影响力。Kenza跨越国界的成长轨迹,正是UWC精神塑造未来的生动写照。
Kenza说:“常熟UWC不止是学校,它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值此建校1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开拓者”的旅程,看她如何从昆承湖畔走向世界。
跨越山海,踏上未知旅程
2015年9月,Kenza从摩洛哥出发,来到了中国常熟。作为常熟UWC“创校生”的一员,与她一同抵达的,还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人——这群怀揣理想的“开拓者”,共同开启了在这片崭新校园里“从零开始”的探索之旅。
Kenza与UWC的结缘始于父母分享的一则媒体报道。报道中所描绘的UWC,是一个包容的国际社区,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在此共同学习与成长。她被深深吸引,历经两次申请,终于收到了录取通知。回忆起这段经历,Kenza仍觉得妙趣横生。申请时,她对常熟校区一无所知,网上查不到任何资料,甚至误以为自己要去的是香港UWC。怀揣着期待与好奇,她启程前往中国。

在空白中勾勒校园文化
在尝试中探索自我成长
第一次远赴异国他乡,又作为“创校生”,初入校园的Kenza,心中五味杂陈。新环境让人兴奋,但英语不是母语,她要克服语言的挑战、思乡之情,还有让“每分每秒都过得有价值”的心理压力。
“我怀着对家乡的深爱离开,”她说,“这确实是一种取舍,离开家意味着要放弃一些珍贵的东西,所以我在UWC的时光,必须值得这份付出!我知道自己来这里不只是为了学习,更是为了成长。正因如此,我要努力抓住每一个学习、交流和贡献的机会。我想让这段经历有意义,我也确实做到了!”
在Kenza的记忆里,那时的校园里充满了创造的活力。没有既定传统,学生们得以自由开创。“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尝试的机会,我们从零开始打造校园文化,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探索和设计。”例如,同学们在停车场绘制壁画,这个创意之举成为了一项特色传统,展现了首届学生的创新精神。

▲ 2016年,在“社会服务项目周”期间,Kenza在云南省武定县干海子村,身着传统苗族服饰参与社区实践
在常熟UWC的日子里,Kenza积极投身于社区服务。她和同学们每周前往当地的自闭症机构,为那里的孩子们带去温暖与帮助。“服务不仅仅是回馈社会,更是打破我们的‘泡泡’,去接触校园之外的世界。”
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学共同生活、学习,让Kenza有机会深入了解多元文化背景的人群。同学们思维活跃,充满奇思妙想,并且总是满怀热情地将想法付诸实践。例如,两位香港同学Esther Fan和Michelle Wang发起环保慈善时装秀活动,Kenza和伙伴们积极参与,并在上海成功举办了这场别具一格的时装秀,所有服装均由可循环材料制成。活动最终筹集到130万元善款,为环保事业贡献了力量。

▲ 2017年,慈善时装秀
Kenza坦言,这种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她能够随时根据自己的想法行动,在不断地尝试、探索、体验中,逐渐建立起拥抱领导力的信心。戏剧课也为Kenza的领导力探索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此之前,Kenza专注于理科学习,从未接触过表演艺术。但戏剧课却为她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她能够尽情释放内心的好奇心,勇敢地尝试各种新鲜事物。
“戏剧课让我明白,行动发自内心且真诚时,就不必太在意他人眼光。这塑造了我如今的领导风格——带着同理心、理解与关怀。课堂上,我们在即兴表演和角色扮演中学习,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学到了很多。”

人与人之间的联结:
跨越文化的温暖
在常熟UWC,Kenza还收获了许多珍贵、相伴一生的友谊。“我一开始的House是Hogan,后来是Bari。宿舍生活充满欢乐:我们一起玩游戏、合伙做饭、每晚畅聊、共同庆祝生日,甚至因误拿冰箱里的食物互相打趣。遇到学业或生活挑战时,朋友们总会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当时我们那届学生不多,反而让大家更亲密。老师们的关怀也让我倍感温暖。”
巧合的是,和Kenza一届的同学Mirette Ibrahim目前也在世界经济论坛工作,“离开UWC近十年后,能与Mirette共事,我感到无比自豪。那时候,我们不仅是好朋友,也是邻居,我们的房间紧挨着。生活兜兜转转,仿佛又回到了起点,这样的重逢让我倍感美好。”

▲ Kenza与Mirette (2015年 VS 2025年)
除了老师和同学,学校里的一位保洁陆阿姨同样令Kenza印象深刻。陆阿姨和Kenza是同一天生日,“她就像我的中国妈妈。我清楚记得我们共同生日的那天,她送了我生日蛋糕。尽管语言不通,却并未阻碍交流。她会邀请我去家里做客,带我参加婚礼,分享家常菜。我从摩洛哥回来,也会特意给她带礼物。我们之间的情谊非常特别。”

▲ Kenza与陆阿姨

UWC之后:
继续践行UWC使命与价值观
从常熟UWC毕业后,Kenza前往韦尔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e),主修国际关系和环境研究。这一专业选择,与UWC通过教育,促进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使命高度契合。“在申请大学时,我并没有具体的职业规划,这对我来说是顺其自然的过渡,UWC点燃了我对这两个领域的热情。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渴望继续深入探索相关知识,延续在UWC的求知热情。”
作为UWC校友,Kenza在韦尔斯利学院收获了诸多优待。校长每年都会为UWC毕业生举办招待会,甚至邀请他们到家中做客。在学业支持方面,Kenza不仅通过谢尔比·戴维斯(Shelby Davis)奖学金项目获得资助,还参加了前往印度和西伯利亚的项目。这类项目通常需要学生贷款才能负担,但UWC学生能获得部分补贴,减轻了经济压力。
在韦尔斯利学院,Kenza还有一段特别的经历。她曾在戴维斯博物馆工作,这座博物馆由谢尔比・戴维斯家族资助,因为他的母亲和祖母均毕业于该校。后来,Kenza前往日内瓦国际关系及发展高等学院 (Geneva Graduate Institute) 攻读国际事务硕士学位,专注于可持续发展方向。在那里,她又发现了由谢尔比·戴维斯及其妻子资助的戴维斯图书馆。回顾求学经历,Kenza惊喜地发现,谢尔比・戴维斯的影响贯穿了她的整个教育旅程。
2022年,Kenza开始任职于世界经济论坛的Global Shapers Community(GSC,全球杰出青年社区),致力于赋能和支持全球各地的年轻人。作为世界经济论坛的一项重要举措,GSC是一个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500个城市的青年网络,汇聚了超过11,000名变革者,专注于培养青年领袖、推动青年积极行动、放大青年人的声音,确保青年人成为当下与未来的塑造者。





如今,作为GSC中东和北非地区的社区经理,Kenza专注于为青年主导的倡议营造创业环境,支持他们应对紧迫挑战,成长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她的工作还包括推动领导力发展、促进全球社区参与,并加强杰出青年(Shapers)及校友对世界经济论坛活动的参与。她通过提供学习机会、实用工具和资源来支持他们的发展。
“我的工作是确保Shapers的努力得到关注和支持。我们组织活动让这些年轻人汇聚一堂:比如在日内瓦举行的年度峰会、达沃斯年会(一项重要的国际盛会),还有2023年我参加的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那是我从常熟UWC毕业后第一次回到中国。”

▲2025年,Kenza第三次参加世界经济论坛年会
对于UWC的学弟学妹,Kenza的建议是:“珍惜你们正在建立的经历、友谊和联系。你们在这里培养的技能和建立的人际关系网可以为你们打开机会之门,让你们真正推动改变。活在当下,享受过程。UWC只是起点,未来会有更多机遇。别太为升学焦虑,该来的自然会来,你们终将会怀念这段纯粹时光!”
展望未来,Kenza希望能够继续为他人服务,不断探索新的机会,享受与家人、朋友相伴的生活,保持初心。
Kenza快问快答
1.你在常熟UWC养成了哪些文化习惯,至今仍融入你的日常生活?
答:努力学习、喝热水,还有吃“老干妈”😄
2.在常熟UWC,你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
答:我最喜欢的是食堂外的那片草坪。我们常常坐在草地上围成一圈玩游戏,一玩就是几个小时😀
3.为庆祝UWC常熟建校10周年,你想说些什么?
答:常熟UWC不止是学校,它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在十周年之际,愿它继续激励年轻一代勇敢追梦、心怀仁爱地前行。感谢学校塑造了今天的我,也感谢所有难忘的回忆。
CSC,十周年快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