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会报名 VR探校 招生信息 在线申请 预约访校 Close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学校内网
支持我们 校历 预约访校
新闻和活动
若无理解,焉得和平?若不相识,何谈理解?
莱斯特·皮尔逊

加拿大前总理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太平洋皮尔逊世界联合学院创校支持者

UWC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胸怀整个世界。它独一无二,非常清楚自己的责任。

纳尔逊·曼德拉

UWC名誉主席

已故南非前总统

我们已经实现了我们的梦想,就是为你们创造一个梦想中的学校。请走出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他人的梦想!

赵宾

中国世界联合学院中国国家理事会理事及常熟世界联合学院董事会董事

香港李宝椿联合世界书院 93 - 95

对理想和对有意义人生的追求是UWC最与众不同的特点并且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王颐

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共同创办人及董事会副主席

哈佛上海中心执行董事

加拿大皮尔逊UWC 89-91届毕业生

世界联合学院是1963年在日内瓦创立国际文凭组织的国际学校联合会的十所学校之一。… 今天,全世界超过4000所学校开设了IB课程,IB已成为进入优秀大学的金钥匙。
约翰 · 丹尼尔爵士
世界联合学院国际董事会及理事会主席
世界需要卓越的领导者来应对当今错综复杂的挑战、矛盾及冲突。他们需要运筹帷幄,充分挖掘新的机遇。我们对UWC学生的潜力以及实干的精神充满信心--因此决定加大对UWC的支持。

谢尔比·戴维斯

UWC国际赞助人

谢尔比·戴维斯奖学金计划共同创办人

在国际环境中突显民族情怀 ,在中国沃土上栽培世界之林。

李萍

副校长

中国文化项目总监及虞山书院院长(中国项目中心)

我在蒲公英中学的一周,感受到了对教育改变命运的渴望

发布时间:2023-07-12

1.jpg

5月底,常熟UWC DP1年级的同学们前往不同城市开展社会实践项目周,其中一组同学参加了在北京蒲公英中学“支教”的项目。北京蒲公英中学与UWC渊源已久,至今已有22名学生,包括今年即将入读常熟UWC的两名学生,通过UWC的助学金或其他捐助走进UWC,获得改变命运的教育。盛淼同学从她的视角分享了这次“支教”经历引发的对推动教育机会平等的思考。

01 蒲公英——体制内的理想化 “乌托邦”

在北京蒲公英中学(以下简称“蒲公英”)“支教”的一周, 加深了我对这所特殊的学校的了解,也引发了我对教育的思考。

蒲公英创办于2005年,是北京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专门为流动儿童开办的民办、非营利初级中学。蒲公英虽然是一个体制内学校,它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完成小学,初中的阶段性学习,参加中考。但这个学校有其独特的 “理想化”魅力,学校开展烹饪课、艺术节、夏令营,墙壁上贴满了学生们的作品和创业海报,学校墙上印着学生们的画作,操场旁有学生们种植的菜园;时不时的会有来自国内外顶尖高校的志愿者前来辅助教学,这一定程度上培育了学生的自信,不怯场和创造力。

2.jpg

学生们的艺术展览作品

我还记得第一天来学校支教时,学生们非常热情地与我们打招呼,积极向我们介绍这次艺术节服装设计的作品;在午休时,学生们排着队和外国老师交流,即使他们只能吐出零星几个字眼......

在蒲公英这个地方,学生们是生动的,主动的。他们有着多样的机会去尝试,这与我认为的支教认知不大相同,这与我们经常诟病的 “填鸭式”教育不大相同。或许正是蒲公英这所学校的教学模式和作风,使得鲜活而有力量的生命跃动起来,有着探索理想和梦想的可能,即使头上仍无时无刻不悬挂着倒计时。

02 倒计时的来临和未知的未来

除了体制内这个标签,蒲公英还有一个独特的标签,这也成为了它存在的意义:非营利的民工子弟学校。这意味着学校里的学生没有北京户口,他们大都随着父母打工而来,中考受限,高考只能回到原籍,否则只能到职校中专学习。在蒲公英如梦一般的三年结束后,学生们必然各奔东西,面临离开北京的困境。

3.jpg

和蒲公英的学生们围坐在一起唱歌

在7年级1班的一次家访中,我了解到一位学生的父亲在成都打工,母亲则带着学生来到北京。事实上,学生家里的经济条件并没有那么差,打工的工资足够温饱,也大概能支撑学生考上普通的大学。但是作为流动儿童,学生初中毕业之后不能继续在北京读高中,而是需要选择回老家继续求学。实际上,蒲公英的学生也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次在班里闲聊时,几个学生谈到了自己的未来,他们中有的人将回到他们的祖籍,广西、河南,有的人将跟随着父母到河北打工。他们虽然想继续学业,但也不确定最终会去哪里。在求学路上面临了很多现实的困难,家长和学生仍然尽一切努力不放过任何改变命运的机会。

4.jpg

和蒲公英的学生留个影(作者,中)

“我们很难掌握我们的未来,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有把握现在。”一位学生这样提到,似乎对他们来说,上好每一天学,过好每一天的日子,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

03 积极的回馈与反思

在来蒲公英之前,我们考虑到蒲公英是体制内学校,准备制订一些联系课内学习教材和内容的课程,帮助学生们提升。但是在经过了和蒲公英段老师的沟通后,我们意识到比起课内知识的传递,我们或许还应该带给蒲公英的学生们我们的认知,拓展学生们的眼界。于是我们最终确定了以普及认识了解世界为主题的课程,如:艺术、建筑、运动、历史等等。

5.jpg

给蒲公英的学生们上课

在教授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回答提问,并且在一周的参与后基本掌握了这些教授的知识,对于世界有着更深一步的认知。这也反映了老师鼓励发言的良性授课模式和蒲公英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

在我走之前,甚至还有学生主动和我聊起了中美关系,东西方教育体系等问题,令我十分惊讶。或许是因为我们的到来,学生们变得“积极”捧场,但学生们有着积极探究,拓展思维的潜能的背后,一定是这所中学的价值观和教育理念的支撑。

04 蒲公英与UWC的连结力

在参观蒲公英的展览室时,我在校友一栏发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名字“张天歌,蒲公英毕业生,录取杜克大学”。张天歌是我在常熟UWC的升学指导老师,但我万万没有想到她与这所学校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那一瞬间,我脑海中相隔甚远的两个世界:世界联合学院和蒲公英中学,被一种力量推引,好像瞬间破壁。这种力量也在我之后一周的探索中不断明晰......

在张天歌录取挪威UWC的那一年,她的经历和感悟被当时蒲公英的一位学生一遍遍的阅览,作为了目标。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位学生坚持自己的选择和信念,在一步步的努力下被英国UWC录取,最终逆袭成为哈佛教育学院的研究生。当时的这位学生如今成为了蒲公英的老师,也就是我们这次蒲公英“支教”之旅的带队老师段老师(相关阅读:教育改变了我的命运)。她决定回到蒲公英,尝试一步步改变和改善蒲公英学生的处境。

6.jpg

和蒲公英的学生在一起的欢乐时光

作为UWCer,我觉得这次蒲公英之行也展示了UWC教育和蒲公英教育的共鸣。UWC作为一所国际高中在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多元上也在发挥着它的影响力。比如UWC给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家庭提供助学金,以帮助他们完成高中的学业,许多来自各地的学生从中受益。

我们也在身体力行地践行教育公平。比如UWC的线上支教PVO(project volunteer online)知行的小老师们坚持多年为偏远地区的学生提供线上课程,希望帮助打破地域的限制,尽可能激发资源匮乏地区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能力。在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下,我们的学生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其中也有学生初中毕业后来到了UWC继续高中学习。这种自发性的教育实验和尝试也是UWC推动教育平等的具象化,是真真切切的一种强大的,持续性的能量,而当这种能量与蒲公英的学生,PVO支教的学生或是世界各地的学生连结融合,它必将成为推进教育广泛可持续化、公平化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这一周,我们也了解到了蒲公英的夏令营项目,在介绍项目的过程中,负责老师也提到了这次项目参与的从蒲公英毕业的志愿者。在其中我听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而他们都是与我朝夕相处的同学,他们很多都从段老师口中了解到世界联合学院,在蒲公英毕业后,来到常熟,和我一样开启了自己的高中学习生涯。

我忽然意识到这简直就是电影《无问东西》的再现,不同时间段的故事一环环串联在了一起,相互影响,这或许就是教育的连结力,给与民工子弟接受教育的机会,让不同的人从这里出去,接下教育的接力棒,开展一段段自己的学业生涯;这或许也是像蒲公英和UWC正在发挥的影响力和追寻的使命——“撒遍地的种子,也收获新鲜的生命”,一步步发展至今。

苏ICP备16015809号-1
Copyright © 2016 UWC Changsh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常熟世联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