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会报名 VR探校 招生信息 在线申请 预约访校 Close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学校内网
支持我们 校历 预约访校
心声
若无理解,焉得和平?若不相识,何谈理解?
莱斯特·皮尔逊

加拿大前总理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太平洋皮尔逊世界联合学院创校支持者

UWC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胸怀整个世界。它独一无二,非常清楚自己的责任。

纳尔逊·曼德拉

UWC名誉主席

已故南非前总统

我们已经实现了我们的梦想,就是为你们创造一个梦想中的学校。请走出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他人的梦想!

赵宾

中国世界联合学院中国国家理事会理事及常熟世界联合学院董事会董事

香港李宝椿联合世界书院 93 - 95

对理想和对有意义人生的追求是UWC最与众不同的特点并且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王颐

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共同创办人及董事会副主席

哈佛上海中心执行董事

加拿大皮尔逊UWC 89-91届毕业生

世界联合学院是1963年在日内瓦创立国际文凭组织的国际学校联合会的十所学校之一。… 今天,全世界超过4000所学校开设了IB课程,IB已成为进入优秀大学的金钥匙。
约翰 · 丹尼尔爵士
世界联合学院国际董事会及理事会主席
世界需要卓越的领导者来应对当今错综复杂的挑战、矛盾及冲突。他们需要运筹帷幄,充分挖掘新的机遇。我们对UWC学生的潜力以及实干的精神充满信心--因此决定加大对UWC的支持。

谢尔比·戴维斯

UWC国际赞助人

谢尔比·戴维斯奖学金计划共同创办人

在国际环境中突显民族情怀 ,在中国沃土上栽培世界之林。

李萍

副校长

中国文化项目总监及虞山书院院长(中国项目中心)

一位UWC毕业生二零二零年阅读劄记

发布时间:2021-04-16

今天你读书了吗?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阅读滋润精神,思考孕育智慧,阅读与思考已成为UWC人不可或缺的素养。2021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在此回顾一位现就读芝加哥大学的UWC毕业生、古典音乐爱好者Alex Sheng的2020读书旅程,一起走进书的世界、激发更多的思考。

2020年我一共读了29本书。绝大部分都在9月份开学之前读的,开学之后课业繁重,除了课上要求读的两三本书之外就没有推进了。有大概五六本读完之后我想发一篇读书笔记的,但事实上只落实了两篇。希望2021年能做得更好。

以下为我的阅读书单:

1.png

下面我就其中一些书简要的谈谈我的读后感。

巴金的《家》是2020年的第一本书。这不是我第一次读《家》,也许是因为对情节走向比较清楚,没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回想小学的时候读《家》,也没有被震撼到,所以并没有被吸引去读《春》和《秋》。从叙事风格上巴金比较平淡,对于小说中多处可以写的更戏剧化的情节,比如鸣凤的死,写得有些味同嚼蜡,因为细心的读者应该从头就能猜到这段恋情终究要作为阶级制度和恶习文化的产物而被消灭。书中的一些主旨是以很生硬的口号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比如“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余余。我认为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小说应该更偏重于“show”而不是“tell”,在这一方面或许其他作家做的更成功。《家》带有浓厚的时代政治背景,但我并不觉得写得多好。

鲁迅的《彷徨》、《呐喊》和奥威尔的散文我想放在一起讲,因为他们都是思辨性的短文集,与各自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意在指出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尽管前两者是小说,后者则采用essay的形式。《呐喊》中我最喜欢的几篇是《明天》、《风波》、《故乡》、《白光》、《鸭的喜剧》以及《社戏》。《故乡》和《社戏》都是初中课文的重温,其中展现的过往农村满满的人情味和淳朴的民风,与当时的风气产生巨大反差,令人唏嘘,我尤其喜欢鲁迅在《社戏》中以小孩子的视角回忆童年事件的手法。

今年年底我也跟随我父亲回到了他的农村老家,我发现很多饱受诟病的恶习的确存在,但它们并不源自人物本身;宏观来看,这些在作品中得到真实体现的农村人也只是那个“恶”时代的缩影。讲到这里我想起莫言获得诺奖后人群中涌现的批判声音,大都围绕莫言故意丑化中国人的形象以博取国际上的认可之流。我想我们首先应该正视那些丑恶的年代,并且明白他们也只不过是受害者。对文学作品中那个时代的国人形象投射在自己身上并认为是对自己的影射才恰恰是国人缺乏自信的最真实体现。

《风波》围绕着辫子,《明天》则着重药,阐述了两个极其荒唐但令人扼腕的故事。《白光》是一个十分惊悚、且张力极强的短篇小说。或许比起《阿Q正传》,《白光》对科举制度的讽刺更刺激、更直接、更入木三分,整片文章的基调对应成电影也应该是黑白的恐怖片,或者像《午夜凶铃》那样,我还记得在阅读过程中不停冒冷汗的情景。《鸭的喜剧》是最令我意外的一篇,这篇文章的叙事风格让我想起俄国作家普里什文的《大自然的日历》,夹杂在其他厚重的故事中,令人长吁一口气,跟随鲁迅进入充满蛙鸣和鸭叫的北京郊外。

在奥威尔尖锐的近五百页的散文集中,也有《鸭的喜剧》式的一篇珍宝——Some Thoughts on the Common Toad——简单、风趣而动人。在对大蟾蜍交配的季节的描写中,奥威尔指出无论什么令人厌恶的政治,都不能阻止一个普通人对最美好的自然的向往与喜爱。其他几篇的散文中,Marrakech、Benefit of Clergy、Politic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Such Were the Joys和Reflections on Gandhi几篇让我受益匪浅。

Marrakech的原意是摩洛哥的一个城市,其中对种族问题的讨论直接而深刻,在奥威尔把自己作为一个白人囊括在了严厉的批评范围内时显得格外令人信服。Benefit of Clergy是奥威尔对萨尔瓦多•达利自传的读后感。我并没有读过原著,但对其中所提出的艺术与道德的冲突,即我们多大程度上可以容忍甚至鼓励以违背道德良知为动机和内容的艺术创作,并不陌生。与其给出一个答案,奥威尔仅仅指出了以道德为前提的对达利的一味诋毁的论据的不可靠之处。这个话题我在五月读Lolita的时候再一次遇到。

Politic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是一篇具有很大现实意义的文章。文章中指出的英文写作中的种种恶习我自己犯过,也见到过其他作者犯过。总之想要改正,可以很模糊的概括为“clarity over sophistication”,或“简明胜于繁冗”。除了指出错误的表象,奥威尔还论证了产生这些不良语言习惯的原因是Propaganda,或“政治宣传”,以及两者之间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Such, Such Were the Joys是以童年视角写的作者自己在一所寄宿制中学的经历,非常幽默,很值得一读。

Reflections on Gandhi则进一步展现了奥威尔辩证的思考问题的方式。的确,像他这样尽可能做到客观,又不失persuasive本质的作家太少了!读奥威尔训练了我更冷静更公平的思维方式。尽管这些散文不全是基于政治的,但正如作者所说,一切文本都避免不了有政治性。贯穿全书的两个政治观点,一是democratic socialism(民主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尤其在其所生活的特殊时期,好像不少比较理想主义的知识分子都认为这是可行的;二是mass media(大众传媒)对propaganda的促进,以及对人们认知产生的巨大影响,这点我相信生活在当代的我们都深有体会。

英籍日本作家石黑一雄的The Remains of the Day《长日留痕》,据他本人所说,是“a study of failure of emotion expression”,一本很优美但我认为不算很好看的书。值得一提的是《汉尼拔》安东尼•霍普金斯主演的电影改编,他将Mr. Stevens的矛盾特征表达的淋漓尽致。我大概是之前看过这部电影,但印象很不深刻,所以读到中间的时候才依稀回想起一些电影的片段。

2.png

(The Remains of the day剧照)

既然要去芝加哥读书,就不能不先拜读芝加哥学派的几位大师的作品。揣着这样的想法,我认真的读完了弗里德曼笔下宣传放任资本主义的著作——Capitalism and Freedom《资本主义与自由》。与其深入的构建芝加哥经济学派的理论框架,弗里德曼只是简单的分析了当时和过去的一些经济政策,从而论述他“自由资本主义”的主旨,比较偏向科普的风格。我最担心的,像如今各大外媒所做的仅仅在道义层面上提倡“自由”而不去深入经济本质的现象,在这里并没有出现。但不可避免的“自由”被弗里德曼假定是一个好的,人们生来就向往、追求的目标。

尽管我对大多数观点持不赞同的态度,比如将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私有化(就离谱),提倡大幅降低税收、认为凯恩斯的那一套体系必将走向奴役等,但毕竟他所生活的年代离当今又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不必对作者太过苛刻。无论如何,弗里德曼对很多经济现象的分析还是不够深入,或者太过概括而不足以下“自由资本主义是坠吼的”这严格的定论(比如在论述学校私有化的时候对涉及大学、中小学、职业技术教育的诸多不同一笔带过),但由于篇幅限制和题材本身的复杂性,也无可厚非。我想象这种思想以及这套论述方式在六十年前应该是很新,很进步的吧!

李泽厚的《美的历程》是一本不错的科普书,虽然有时候“私货”和不必要的形容词太多,但还是把中国历史上几个阶段的文化特点讲清楚了。我读后最重要的感悟并不是某个时代有多“美“,而是通过每个时代的审美标准这一政治经济的产物,可以洞悉“正统”史料很难直观反映出的一面,包括贵族和普通人的生活状态、衣食住行,时代动乱和变迁所带来的文化的浩劫或繁荣,人们在不同时代所信奉的神、佛等。我隐约在这些变动的审美观念和政治背景的背后,有一条不变的主线贯穿历史,但我不知该如何概括。

书中还配备了大量图例,这点很不错。其中我最喜欢的两个,一个是以凝聚了楚汉浪漫精神的嘉祥武氏祠画像石——看那第四层上被笨拙而夸张的呈现出来的马,多么饱满、传神、气势磅礴,人对旺盛生命力的渴求在马的身上得到刻画;另一个则是大雁塔建筑,从印传佛教引进的建筑形式被融入唐朝的精神内涵,宽厚、舒适、节奏感明快,日本的金阁寺远不及它美。我认为想真正做到文化自信,对这些美学特征浓厚的、反映一个民族在长久历史中演变的古代艺术品要有一定的了解。当然这本书只是第一步,这样走马观花的看完自然不够深入,希望明年可以继续深入这个主题。

3.png

(位于陕西西安的大雁塔)

接下来的这两本长篇小说的阅读体验十分类似:前中期不是那么惊艳,但读到结尾的时候被震撼到。海明威的A Farewell to Arms《永别了,武器》的叙述风格让我一开始很不适应:很多不那么具有感染力的形容词被数不清的“and”连接,不厌其烦的进行着看似不必要的描述。以前所读到的小说文本的文字,都有一种很强的导向性,即我清楚作者用这样的词句组合是想将我们读者带入一个怎样特殊的世界,但文字似乎对于海明威来说只是叙述的工具。但读到后来我才意识到,这看似凌乱的叙说和对很多不必要细节的描述还是有其特殊的目的的。总的来说,与其直接描写战争带来的伤痛,这篇反战小说更意在透过文字和意象,两次逃亡的荒唐,和结尾袭来的巨大悲伤感来反应战争是如何从精神上摧残一个人的。狄更斯的Great Expectations《远大前程》则是对更传统的道德观进行宣扬。

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和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Invisible Cities《看不见的城市》是我在从荷兰回国的漫长旅途中读完的。后者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里面充满了关于城市的奇思妙想。令我比较惊讶的是在从意大利文翻译到英语的过程中,保留了卡尔维诺设计的文字游戏。《金阁寺》我没怎么读懂。三岛笔下“我”的价值观——对“美”毁灭性的追求(在Lolita中似乎也有类似的精神)——到底蕴含着什么,我捉摸不透。

《巨流河》是一本以文字回应时代暴虐无常的巨作,齐邦媛先生经历的特殊性——台湾和东北这两个在中国近现代史历经沧桑的地方都是她的“根”——使她能够将这横跨一个民族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用最深的爱和不甘讲述出来。

其中我感触最深的有三点,首先是齐先生作为一个女性学者对学术的热爱与投入,将几个孩子托付给丈夫后出国留学的举动,在今天可能依然受到家族长辈的非议,但她却在那个时代做到了,这里面的勇气和毅力是很难想象的。再者是政治动乱对文学和文人的摧残。最后,是齐先生叙述的口吻:开始你会觉得平平无奇,语句仅是通顺,文笔并不精雕细琢,但读到后面当很多不幸降临在齐先生家庭和世界的时候,她依然保持着克制的口吻,用轻描淡写一笔带过那些令人潸然泪下的悲剧——妹妹静媛、张大飞、父亲、母亲的死,哪一个不让人撕心裂肺?齐先生的泪水,也不过是那个年代千万家庭所流泪的沧海一粟,这不又体现出了个体在历史车轮面前微不足道的一面吗?她的克制是对其他妻离子散家庭的尊重,也是这个民族坚强的体现。正如齐先生在书末写道:“……正似从汹涌的巨流河冲进了哑口海——台湾极南端鹅銮鼻灯塔左侧,有小小一泓海湾,名为哑口海,太平洋奔腾的波涛冲进此湾,仿佛销声匿迹,发不出怒涛的声音。” 齐先生的《巨流河》用一个人记述整个时代和民族的伤痕与奋斗,如此沉重但又如此克制。

4.png

(齐先生的笔记:朱光潜老师“英诗”课)

密茨凯维奇的史诗《塔杜施先生:又名立陶宛的最后一次袭击》是我为了更好的理解肖邦四首叙事曲而下决心读的,也是我今年读的四部史诗中的第一部。包括罗伯特·舒曼在内的一些音乐学家认为肖邦的叙事曲是受密茨凯维奇的诗所作。我认为这个推测很有道理,不仅因为“叙事曲”的标题本身就排除纯音乐(absolute music)的可能(连极度抗拒program music的勃拉姆斯都在写叙事曲的时候加入了标题的元素),而是肖邦的作曲动机与密氏的创作动机颇为相似,而且即使叙事曲并不与密氏的诗直接相关,肖邦所读过的这些作品也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他的作曲。也许是翻译原因,史诗波澜壮阔的意蕴已经丧失了不少(的确不好翻,很多韵律和节奏感自然就在翻译的过程中丢失了,而语言与韵律又是史诗最重要的一部分),但依然能在很多细节上看出他对波兰和立陶宛贵族品质和习俗的推崇。立陶宛冷盘、决斗、狩猎,真诚、不睚眦必报、一致对外、浪漫……这些无一不体现作者对自己波兰血统而引以为傲,以及对沙俄侵略的极度抵触。天真烂漫的浪漫主义风格——她走不远,刚被推过的小门仍在摇颤,\门旁的沙地上还有脚印,\是一双没穿鞋袜的小脚的印迹,嵌在像雪一样又白又细的干沙里。\脚印清晰,但很轻,你会设想\那是一双飞奔的玲珑小脚留下来的,\那人跑得如此轻快,双脚几乎触不着地(易丽君、林洪亮 译)——和厚重庄严的史诗体裁,让这首长诗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在一个雨后的夏夜坐在窗边读完Lolita的,任由迎面的凉爽的风翻过最后几页伤痛而滑稽的文字。Lolita是我读过的小说中最难受,最浪漫但也是最令人不安的作品之一,同时还是最难读的:大量的文学引证和语言游戏。一般只有诗歌才会考虑音韵,但Lolita从著名的开头:“Lolita, light 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 My sin, my soul. Lo-lee-ta: the tip of the tongue taking a trip of three steps down the palate to tap, at three, on the teeth. Lo. Lee. Ta.”中的富有节奏感的头韵(我真不知道这段该怎么翻译到其他语言),到“Miss Lester and Miss Fabian”(合起来就是les-bian)、“Clare Quility”(与guilty押韵)和“Humbert”(与humbug读音类似)中的隐喻,使朗读这部诗一般的小说成为很自然的乐趣。诚然,纳博科夫自己在后记中承认艺术本身是他写作的主要动机,而不是很多分析一味强调的对现实生活和道德的批判,因此把它当成一部与现实脱节的艺术品来读而不触及道德问题不是不可取。值得一提的两点,一是纳博科夫以“书中书”的形式避免他本人成为这个故事的叙述者,以尽量客观的方式塑造一个可悲而不可信赖的叙述者,他的Pale Fire中“书中诗”的叙述方式也是类似;二是乔伊斯般对周围环境和自身意识的细节到过分的描写,尤其是当读者不确定H. H.是否是清醒的,初读来相当overwhelming。

二刷加缪的The Stranger《局外人》,比两年前读的细致不少。两年前读的时候我不停地注意到那些令人奇怪的inconsistency(不一致),这次读我意识到了正是这些inconsistencies推动着文本的发展。

阿多诺《新音乐的哲学》也是第二次看;第一次是去年暑假在Ross咸鱼的时候看了一半,发现除了书上提及的音乐作品我基本都听过之外其他啥也没读懂。今年暑假补上了后一半,同时也把前面回顾了一遍,发现,还是啥也没读懂......阿多诺拜拜了您内。

学者福山的《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我今年阅读的比较学术的作品之一了,然而却并不是很困难。文章讨论对拉美国家独裁资本主义失败的分析、黑格尔-科耶夫的主奴辩证、以及对自由民主制的批判等篇章都令我印象深刻。我唯一要提出异议的地方是福山终究将亚洲一些国家经济上的成功归功于我们的“民族性”——刻苦、努力、认真的民族特征,我觉得这些特征是否成立,以及如果成立会多大程度上影响宏观的经济发展有待考察,但我始终认为这是谬论。

罗素的这本大书Human Knowledge: Its Scope and Limits真的不好读,前几章我一字一句读完了,时常每一节要思考很久才能想明白他想表达什么,然而罗素还算是哲学家中文笔比较流畅清晰的,哲学可真够劝退的;后面两章我几乎只是草草翻过。明年有时间再认真读一遍,把未完成的笔记做完,再发一篇推文。

莫里斯·克莱因的《古今数学思想》三册是朋友送我书,我匆匆忙忙也只读了第一册,从古希腊讲到十六、十七世纪。我把大致的发展历程记了下来,其中对细节的考证我没兴趣也没时间做。

5.png

(未完成的读书笔记)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是年末读的一本研究中国社会的书。听说前段时间被列入高中语文教材了,我认为这是件值得庆祝的好事。随着国际局势的进一步两极分化,我们不可避免会遭受来自西方价值观的冲击,从而不加批判的认为某些事物从根本上是坏的,甚至将这些“过错”归到国民性,这是十分错误的。费孝通对中国的社会结构(以“家”差序结构)、几种常见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以及社会的管理方法(礼教社会、长老文化)等都进行了准确的定义和论述,我觉得这是任何一个想真正了解中国社会以及它所面对的文化冲击的人必须翻开的书,很多东西并非我们所臆想那样能“一刀切”。这本书我也做了读书笔记,但比较零散。

喜剧原本是明年春季上课要学的内容,但写作助教在跟我们聊天的时候提到她正在读Lysistrata,让我提前开始读Aristophanes。这绝对是年度最搞笑的阅读,没有之一,我用半个下午读完之后又找到了一部学生演的舞台剧看。我一开始找到的是Williams James Hickie翻译的版本,但由于是一百多年前的作品,语言对现代读者来说不够流畅,而且有不少露骨语句翻译的比较隐晦,丢失了剧本原来的精神与活力,所以我读着并不觉得爽快。于是我又在网上找到了Ian Johnston的版本,读起来酣畅淋漓的多。个人认为这种本子读起来开心是最重要的,而并不能完全把其粗俗的语言和荒诞的情节当作凸显主旨的手段,看成文学分析的一部分。William James Hickie的版本中的前言写道,有太多的评论家出于对“学术”的敬畏认为,将这样一部流传至今的经典一定要合理化出一些道德、政治层面上的立意才能顺应文学评批界“严肃”的风气。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也许Aristophanes(还有Rabelais和Shakespear)就是一个老色批,他本身并不被“揭露政治腐败、批判道德风气”的动机所驱使而写作,或者说粗俗的语言本身就是和主旨一样重要的目的,而不仅仅是获取主旨的手段。其实Aristophanes正是在用一切方法避免人类生活成为社会、经济、或道德层面上之前的一个符号(“defy all efforts to turn life into a social, economic, or moral abstraction” )。

另外两个有趣的问题是,一是Lysistrata中的男女冲突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后古希腊时期女性的地位。对母权社会(matriarchal society)的思考在Aristophanes之后的罗马诗人Virgil的Aeneid中也频繁的出现,比如迦太基女皇Dido、女武士Camilla of the Volsci的形象,说明了罗马社会两性的地位的状态?Aristophanes中关于性的笑话都是站在Aristophanes这个男人的视角写的,这一点是否会影响我们对当时两性地位的考察?第二个问题是也是Hickie版本中的前言提到的,Lysistrata中似乎保留着一些最炽热、原始的冲动和情感,它们被毫无保留的展示给了读者,但同时Aristophanes似乎又距离很远,像旁观者一样具有疏离感。前言中的原话是“equally involved and aloof”。这两点似乎是矛盾的,但却又在Lysistrata中得到融合。

总的来说Lysistrata、Calonice等女性的形象放在今天都觉得十分现代,他们所展现出的气质、所谈论的话题(比如body positivity)都全然不像两千年前的人物。就凭这一点,我们就不能否认这部作品在当代社会被阅读的意义。它讨论了一些与整个人类社会一直相伴的问题(性、战争等),从今天看来好像很多正在发生的东西还没有跳出两千年前人们的视角,仿佛两千年来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探究依旧无法冲破这个怪圈。

我在研究音乐的时候也经常有相同的体会,比如在一些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像Carlo Gesualdo、J. S. Bach,甚至贝多芬写出来的东西在今天看来惊人的现代,完全打破那个年代的特质,我们在他们之后几百年的历史中不停的重新发现这些现代的元素被重新发掘。是不是每次文化社会的现代化(modernization)都是新经济和科技形态下的“文艺复兴”,即对新经济科技范式下对原有的人类天性和社会的重新解读呢?我们是否永远也跳不出早在两千年前就被研究透彻了的那些关于人类社会的既定条文呢?这也解释了之前所说的Aristophanes尽一切所能抵制生活作为社会、经济、或道德的符号,因为社会、经济、或道德终究是会变迁的,但那些最原始的情感和冲动,比如Lysistrata中的性、战争和占有欲这些永恒的东西,才更值得被注意。我想这给我们提供了又一个阅读这些作品的原因。我说了这么多又与我的本意相矛盾了,我再强调一遍:重要的部分在文本本身,而非这些冗余的讨论。

这三部史诗:Iliad、Aeneid、Omeros,分别成书于古希腊、古罗马和20世纪末的圣卢西亚,是在芝大秋季学期上希腊罗马课读的三本书。每本我都写了一篇  paper:Iliad里Achilles和Hektor的英雄特征比较、Aeneid中对女性角色的刻画及其在社会的映射、Omeros中关于“蚂蚁”作为贯穿全文和的线索,所以在这里就不想再展开讨论了。其中沃尔科特的Omeros太难读了,所以我找来了中文翻译对照着勉强看完。

大概三个月前我挑了本福克纳的As I Lay Dying《我弥留之际》读,原因是字比较大,页数也比较适中,觉得很短时间内就能读掉,结果发现我被骗了。这本书的句子可以很长很长,而且很多时候并不make sense,再加上美国南部的一些方言,以及福克纳的文学实验比如意识流、多叙事角度等让这本书很难读,我甚至觉得和去年读的伍尔夫的To The Lighthouse是一个难度的。在Sparksnote的帮助下读完后我看了两个专门讲这部作品的lecture,了解了它的创作背景,才渐渐理解其所要表达的东西。首先这部作品是写于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后的三个月,所描绘的是美国南部poor white族群的生活状态和信仰,表现了那个时代下美国乡下穷人的精神错乱和荒唐的奋斗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这本书和莫言那些描绘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悲惨离奇故事有些相像。这大概是理解这本书的起点。关于生(Dewey Dell)、死(Addie Bundren)和宗教信仰(Cora Tull)的讨论贯穿全书。

6.png

(摄影师Walker Evans的作品,一幅典型的poor white的倔强模样)

我给感兴趣的各位摘取一段代表性的福克纳式“胡言乱语”:

7.png

我想对明年的阅读计划做个展望。今年我明显认识到自己中文功底的不足——以前中文书都可以当闲书读,但今年读的时候得比较专注地看才能看懂。还体现在写作上,有时候写文章的时候脑子里总会先蹦出一个英文单词,然后花很长时间想哪个中文词句与之最接近。我对此一点也不感到自豪;虽然不及刘文典先生“以发夷声为耻”,但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连国文都说不好的确应该感到羞愧。因此明年我决定多读一些中文书,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国学名著,暂定十五本,以提升自己的基本素养。写在这里,以激励自己精进不休。

苏ICP备16015809号-1
Copyright © 2016 UWC Changsh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常熟世联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