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WC是创造奇迹的地方 —— 一场24小时冲刺上演的中国文化晚会
发布时间:2021-02-08愿新春西窗剪烛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纵离合,愿新春西窗剪烛。
2021年1月23号下午一场不同寻常的中国文化晚会(CCE)在常熟UWC剧院拉开帷幕。
今年常熟UWC第六届CCE以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作为主旋律,抒发着常熟UWC社区成员对团圆的热切期盼。2020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遗憾,突如其来的新冠打断了我们熟悉的生活。疫情肆虐之时,曾经伴我们左右的同窗仍不知归时。在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欢聚一堂,将心中的挂念化作一封封书信,向散落在各地的UWC学子和老师送去最真挚的祝福和期冀。
UWCers,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崭新的2021年,用一颗颗赤子之心,燃起最炽烈的火焰。
晚会通过我们年轻人的目光,从传统和现代的不同视角凝视我们所处的时代。
第一篇章“行走”是我们站在现代的角度看现代,感怀时代发展所带来的馈赠以及记录我们正在经历的疫情。
第二篇章“回溯”,是站在现代社会的角度回望传统,正视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有想过“逃离”冰冷城市的瞬间。

Hiphop《飒沓》
送给被疫情分散在世界不同角落却期待共同“剪烛西窗”的我们。
毕业班演唱《DP群侠传》
疫情之下的牛年CCE有太多的不容易:从倒计时7天到临时通知提前放假两天,到最后熬夜冲刺的24小时,被同学们戏称为“721事件”。
从第一年实现了双龙+群狮迎新纳福、海外师生共演太极、令人捧腹大笑的相声到四个月磨砺为了舞台上的惊艳一刻的中国舞,精彩纷呈,热情洋溢的展现中国文化的表演,为大家带来了浓浓的年味,呈现出了一台超出预期的视听盛宴。
谁能想象就在演出前的24小时,剧场里还充斥着紧张的气氛:相声《与校长的爱恨情仇》“包袱”不够多,内容牵强,改!中国舞《晨光曲》动作还不整齐,表情还不自然,磨!教师节目《太极琴侠》老师的课务安排与排练时间冲突,时间奇缺,抓紧分秒,练!
嘀嘀嘀,手机屏幕上相继出现的校长办公室最新决定在中国文化晚会核心团队群组里炸开了锅:“受疫情影响,全体学生将提前于1月24日离校。今年的中国文化晚会得在24小时后呈现。”主持人串词还未成型,节目还在改进,后控组灯光调试尚未完成,字幕组中英文字母还没来得及准备好……有太多的困难如乌云般笼罩在这24小时的限时任务上。中国文化晚会全体成员面临着一场不计分的大考。面对挑战,同学们临“危”不乱,变压力为动力,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大家不眠不休,在这24小时的极限冲刺中竭尽所能。
当23号下午首场带妆联排呈现给学校中外师生时,竟然是一场几乎完美的演出,收获了四面八方的好评。
2019年CCE演出结束时,副校长、CCE总策划李萍老师曾说:“UWC本来就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2021年UWCers又一次创造了奇迹,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There is more in you than you think!"
——Kurt Hahn
德国教育家、UWC创始人
疫情威胁依存的2021年,注定了会是CCE上演历史上最令人难忘的一个篇章,它是当下沉重而忧郁的时刻,是在如此充满不确定变数的历史时刻里,照进全校教职员工心灵中的一道光亮,它传递出一个正面信息:希望永在,团聚可期!
作为这一个中国文化教育项目的策划人和领军者,我深感这场中国文化晚会的意义已经不在令人诧异于整场演出从舞台监督、道具组、后控、视频制作、文宣等等不同部门的高度协同,令人惊叹节目水准的优质上佳,而是在于200多人的参演队伍所展示出来的UWC人乐观向上的精神,面对骤然降临之挑战时展现出来的极大勇气和灵活应变的能力:United, We can!这种众志成城的坚定信念,最值得赞许!这种来自课本学习之外的独特经历、艰难而珍贵的践行、浓缩型的快速成长,都只能在UWC的教育环境中才有可能提供及出现,作为推行独一无二的UWC教育理念的教育者,这才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教育成果。
---- 李萍副校长
一段段赞美的话语,一字一句的积极反馈,敲击在心头,都成为最好的嘉奖。
一封封信件,一幕幕演出,一声声欢笑,一次次感谢,美好得让人忘却这是一场紧急提档排练的演出。UWC,不同凡响,再创辉煌。
当日演出开场醒狮点睛的致辞,铿锵有力响起在耳边,道出的是六百多名常熟UWC社区成员们共同的心声:
祈祷驱邪除病,迎来春暖花开。
还我清明盛世,喜见国泰民安。
期盼寰球太平,重聚百邦一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