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会报名 VR探校 招生信息 在线申请 预约访校 Close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学校内网
支持我们 校历 预约访校
心声
若无理解,焉得和平?若不相识,何谈理解?
莱斯特·皮尔逊

加拿大前总理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太平洋皮尔逊世界联合学院创校支持者

UWC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胸怀整个世界。它独一无二,非常清楚自己的责任。

纳尔逊·曼德拉

UWC名誉主席

已故南非前总统

我们已经实现了我们的梦想,就是为你们创造一个梦想中的学校。请走出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他人的梦想!

赵宾

中国世界联合学院中国国家理事会理事及常熟世界联合学院董事会董事

香港李宝椿联合世界书院 93 - 95

对理想和对有意义人生的追求是UWC最与众不同的特点并且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王颐

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共同创办人及董事会副主席

哈佛上海中心执行董事

加拿大皮尔逊UWC 89-91届毕业生

世界联合学院是1963年在日内瓦创立国际文凭组织的国际学校联合会的十所学校之一。… 今天,全世界超过4000所学校开设了IB课程,IB已成为进入优秀大学的金钥匙。
约翰 · 丹尼尔爵士
世界联合学院国际董事会及理事会主席
世界需要卓越的领导者来应对当今错综复杂的挑战、矛盾及冲突。他们需要运筹帷幄,充分挖掘新的机遇。我们对UWC学生的潜力以及实干的精神充满信心--因此决定加大对UWC的支持。

谢尔比·戴维斯

UWC国际赞助人

谢尔比·戴维斯奖学金计划共同创办人

在国际环境中突显民族情怀 ,在中国沃土上栽培世界之林。

李萍

副校长

中国文化项目总监及虞山书院院长(中国项目中心)

UWC求学“被虐“三年,才知道成败不在18岁

发布时间:2020-07-09

当UWC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的眼里成为了“自带光环”、“自带流量”的名校,UWC的学生也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但在父母眼中,他们其实也只是最普通的小孩,都是一边挫败,一边长大,而这也正是UWC教育经历中收获的宝贵的人生财富。

2020届毕业生贾其上的爸爸回顾儿子三年在常熟UWC的成长经历,反思教育的本质,深有感触地写道:“UWC是个很神奇的地方,你过往的优秀因UWC的青春淬炼而更加卓越,你过往的成长不足、努力不够也会因UWC三年岁月的历练而找到未来的成长空间,发现真正的自己,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与这个世界连接。我想这就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核心价值,让孩子未来成长中太多的不确定因UWC而变为无限的可能。”

2020年的毕业季,对于分布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UWC师生来说,因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注定特殊而难忘。春节假期随疫情发展延长至6月毕业,在得知学校招募毕业班志愿者返校帮忙时,贾其上第一时间报名,回到朝思暮想的校园。

1.png

与毕业班志愿者在昆承湖皮划艇欢乐瞬间

近半年来一家三口朝夕共处,明显感觉其上长大了,面庞虽然稚嫩,但思想层面对世界的认知已向纵深发展;坚持每天早起,看书学习、锻炼身体,时常下厨学做大餐,承担家里所有的重活,对父母体贴照顾。

一家人常聊天到深夜,话题宽泛,各抒己见,不亦乐乎,这其中谈论最多最热烈的莫过于在UWC“被虐”的三年。

回首过往,心中浮现太多感动和不易,多少个逝去的镜头依然历历在目,走过的艰难依然激荡在心口,这三年有了一份沉甸甸的收获,当我决定写出来分享时,其上有些难为情,认为自己的成绩和录取学校都很普通,没啥值得写的,我开玩笑说,成绩不代表一切,我们就写写普娃这三年走过的弯路、踩过的坑,以及最终如何突破,心怀梦想砥砺前行。

面对挑战,调整心态

其上小学六年和七年级是在我们本地重点公立学校度过的,基于我和他妈妈曾在国外工作、生活的经历,对他的教育规划是小学、初中接受公办体制内教育;高中转读国际部,本科出国读大学。

七年级末,其上考入北京一所IB课程体系的全寄宿制国际学校,接受全新的国际教育。自小的散养造就了他较强的独立生活和适应能力,九年级毕业以优异成绩进入学校荣誉协会。

毕业前夕我们了解到UWC,被学校的教育理念所吸引,进行了实地探访。第一次去常熟,在美丽的昆承湖畔静谧且现代的校园里,陪同我们参观的学长侃侃而谈,深深打动了我们。访校后其上毫不犹豫递交了申请,记得当时问他:在北京的学习已经驾轻就熟了,你确定要去常熟吗?

他说,正因如此,才想要再次挑战自我。

UWC三年求学经历证明,这果然不是一般的挑战。

开学不久,就迷失在学霸林立、大咖环伺的环境里。他本以为自己两年IB-MYP学习经历是一大优势,但和来自全国各地无论公立学校、还是国际学校的身怀绝技的牛娃相比,学习能力、语言功底、特长技能都优于自己。自信被无情击穿,优越感荡然无存,内心被焦虑填满。

FP的前两个月,孩子几乎是在混乱的日常作息中度过,学习完全没有章法,心态起起伏伏,一度陷入迷茫,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甚至萌生了退学重回北京的想法,厌学情绪让他开始靠打游戏缓解压力。

记得第一个国庆假期,我们窝在家中开了三场家庭会议,讨论、争吵、冷战、反思,再讨论。我们眼中全是他的浮躁,他则认为我们不近人情。我逼着他背熟UWC的核心价值观。

最终,“挑战自我”这四个字让我们冷静下来。回到选择UWC读书的初心,从问题的每个细节入手,认真分析,寻找解决方案:比如如何求教身边同学,如何规划下午3点以后的时间,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社区做点事情,如何调整心态迎难而上。

我们达成共识,当下不放弃,将来不后悔。

无惧挫折,顽强拼搏

国庆返校后其上开始在家庭群内打卡反馈学习和作息安排,既是对自己约束,也便于我们监督。就这样全家人在互相安慰鼓励、貌似云淡风轻实则暗流涌动中度过了艰难的第一学期,学习逐渐步入正轨,周围同学给了他很大帮助,帮忙补课成了FP阶段的主旋。

的确,这个阶段的自我管理对孩子非常挑战,IB成绩的努力捍卫、标化成绩与申请大学的匹配、课外活动的步步推进,管理不妥很容易掉队,时间浪费或效率低下也很容易积累巨大的困难。

在他做FRC机器人项目之后就是因为没有做好学术与活动的平衡,IB学习出现预警,所幸有李萍老师母亲般的关怀,屡次把他叫到办公室耐心探讨解决,给了他极大鼓励;我们也多次赶赴学校拿捏好力道和他沟通,提出刚性要求。及时调整、适应了高强度的学习节奏后,信心与日俱增,IB成绩也逐渐攀升。

其上圣诞假期和暑假没回过家,为了跟上标化成绩,辗转在苏州、上海两地补习,看着他在外求学之路如此艰难,担心他扛不下来,我一度建议他留级,他坚持再搏一把。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持续向上,最终ED申请被自己喜欢的理工学院工程专业录取。

在去UWC之前,我们曾经一度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经过这次摔打,发现当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时,是需要一个家庭单元共同努力、共同奋战的团队协作。父母亦师亦友,跟着开心、激动、难过,给予孩子信任、鼓励和支持。

读一个学校,全家组团拼搏,这个过程就是毕生的财富!

三年来,我们从期盼时的心之神往,到FP阶段的茫然迷失,再到深爱UWC的这上千个日日夜夜,血脉中激荡着盲目乐观自信,经历艰难跋涉,找回真实自我,收获变化突破的复杂情感,也许这就是教育之于青春燃烧的岁月征程吧! 

在社团活动中认识真正的自己

FRC【全称 First Robotic Challenge】被公认为全球各类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水平最高、最具观赏性、竞技性和最具影响力的国际青少年机器人赛事。在严格的规则下,参赛队伍有6周的时间利用有限资源完成筹集经费、团建,靠自己的双手完成机器人从构建、设计、编程到加工、组装的全部工作。

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主板、控制器、传感器及气动装置,制造机器人所需的上千个零部件,全靠团队成员从五金店、二手市场、网店或周边工业企业的加工等渠道找来,再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搭建和编程,按照大赛规则完成任务。

2.png

备战FRC比赛 (左,贾其上)

其上在初中就加入了FRC校队,曾远赴澳洲参赛并取得不错的成绩,到UWC后的一大梦想就是能创立一支校队。FP第二学期伊始,就义无反顾踏上“创业”征程。

无场地、无资金、无导师,身边也没有同学参与过FRC项目,他从零开始,先招募核心队员(几位铁哥们纷纷入坑),然后向学校申请场地,经过多次沟通和不懈努力,赢得校领导支持,给队伍腾出一间工作室;之后四处游说筹措资金,购买工具零件,正式注册启动了FRC7280校队。

成立之初困难接踵而至,搞定了场地、队员、资金,又面临技术难关,学校没有导师,全靠队员自己摸索,把上千个零部件搭建成型,底盘跑起来,机器手臂准确有效地执行任务,编程、设计、加工、搭建等核心环节的难度远超队员们想象。多少次电话那头无语凝噎,或放声大哭。

暑假其上没有回家,租车把底盘运到苏州一中国际部。在这之前经过多方求助,结识了苏州颇具实力的MITO战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技术支持,两支队伍结成联盟,共享资源,备战2018杭州钱江FRC国际机器人季后赛。那期间其上周一到周五在上海学习标化,周五晚高铁赶到苏州搭建机器。

时光不负有心人,8月初杭州大赛中,7280首次参赛就打入全国八强,并跟随MITO在RCC中国机器人总决赛季后赛夺得中国冠军,另外还一举夺得最佳工业设计奖。

3.png

跟随MITO在RCC中国机器人总决赛季后赛夺得中国冠军

DP1学年,7280得到了学校充足的经费和场地支持,在虞山书院拥有了宽敞明亮的工作室,配备了导师,招募到了更多队员。

首战告捷后贾队长梦想率队站上更大的世界舞台:冲击2019美国长岛FRC世界资格赛。从1月6日接到大赛组委会发布比赛任务到3月24日率队赴纽约,期间经历种种困难,最终取得八强战绩,对于一支成立才一年多的队伍来说已是难得,但其上对未能进入决赛深感失落,用很长一段时间反思全过程的团队管理和自身问题,最终他明白了个人和团队的关系,努力与成功的因果,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局限,学会了感恩和对失败的敬畏。

好的教育为孩子的未来创造无限的可能

人生的道路是一程又一程,风雨之后有彩虹,但也可能还是风雨。用其上的话说,在UWC最大的收获是:在这里明白了你是谁,你的上限在哪儿,你必须学会与自己和解,接受真正的自己,敢于尝试,勇于面对失败。

而在这个多元的国际氛围里,人与人之间那份浓浓的爱始终是自己突破前行的动力! 

4.png

FRC7280校队合影

我一向认为不应把孩子的成败定格在18岁,余生还长,持续的学习能力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知道自己是谁、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幸福的根本。

UWC正是一所这样的学校,对不同的学生,尊重赞赏,发现孩子的亮点,有效激励,让他发挥出来,走进高光时刻。

2018CCE中国文化晚会上,三个铁哥们表演的相声《选导演》收获了台下观众的捧腹大笑和喝彩。其上在自己从来都没尝试过的方向有了突破,挑战了自我,培养了自信。

学生之所以热爱自己的母校,为母校自豪,不仅仅是学校愿景、价值观的文字描述,更重要的是把这种理念和精神,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学校的每个角落以及每一个社区成员的行为当中。

相信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天然地带着自己的使命,总会以不同的方式试着讲述一个故事或诉说一个道理,启发我们有了更多的感悟,更大的提升。

5.png

三位相声表演同学与李萍副校长(左二)和节目指导刘琨老师(右一)

真正的提供好的教育的国际高中不仅是为出国读大学而准备,而是在孩子生命力最旺盛、思想之花绽放和青春梦想锚定的最佳时机,走进一个什么样的环境,结识一批什么样的人,接受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至关重要。UWC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刻意放手,锻炼了孩子们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寻求并利用各方资源支持,最大限度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并形成强大的内驱力。

大量的社团活动,使每个孩子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身边的同学情同手足,成为了一生的挚友。三年的学习生活真的会改变孩子过往的认知,孩子会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更加自信,不足的方面也会借鉴补长。这样的国际教育不一定只是为了能上名校(当然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申请到名校),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的激情以及持续学习的动力。

在这个百年之未有的大变局时代,全球国际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种族矛盾日益加深,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社会出现了扁平化的治理困境,数字信息化的来临彻底改变人们传统的认知。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如何让21世纪的这批中国新新人类能够成长为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有用之人,立足于中国,放眼世界,胸怀梦想,成就未来的事业?

正如李萍老师所说:“只有具有坚实的母语基础和坚定的母国情怀,同时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心胸的年轻世界公民,才是我们国际学校和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家庭致力培养的最好的国际教育产物”。

对此我深表赞同,高中阶段之前在国内认真学好中国文化,充满民族自信,了解中国历史,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心怀祖国,并以开放的胸襟,尊重多元文明,理解并接纳更广泛的学科知识,使自己成长为独立自主、不卑不亢并能够用心讲述中国故事的人。

UWC有一群了不起的家长。伴随着孩子们入校时间的渐进,从最初的“直升机”家长,时刻盘旋在孩子上空,关注孩子的行为及校方的管理细节,热烈的讨论,到了越来越理性的相互交流鼓励,从急切的焦虑状态一路走向平静,陪孩子一同成长、经历。

大家都是UWC精神理念坚定而热切的追随者,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认知靠近,沟通顺畅。很多第一次通电话就仿若亲人,在申请季的艰难里相互通信,相互鼓励,相互帮忙,因孩子结缘成为一生的朋友。

UWC是个很神奇的地方,你过往的优秀因UWC的青春淬炼而更加卓越,你过往的成长不足、努力不够也会因UWC三年岁月的历练而找到未来的成长空间,发现真正的自己,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与这个世界连接。

我想这就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核心价值,让孩子未来成长中太多的不确定因UWC而变为无限的可能。

内心满怀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在孩子正是三观形成之时有缘在UWC度过三年的学习生活,在这充满各种挑战的环境里,收获了太多的感动......这三年的旅途或许充满了坎坷与不安,但当一切阴霾都渐渐散去后,再回首看2017年夏天那个大步迈进UWC校门的孩子,心中仍是不悔与骄傲。

“没有毕业,只有毕生”。

最后,衷心预祝每一位即将踏上新征程的2020届学子们以及所有的UWCer学业顺利,在各自前行的路上都能闪闪发光。


苏ICP备16015809号-1
Copyright © 2016 UWC Changsh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常熟世联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