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高中生做网课,把乡村少年送进名校大门
发布时间:2019-10-18“肯德基好吃吗?”
“老师,你坐过火车吗?”
作为一名网课支教老师,罗逸飞经常被学生提问这些问题。乡村生活的环境中信息太闭塞,学生的世界大部分靠想象。于是,2018年的夏天,他和他的团队做了一个决定,要把学生们带到北京,让他们亲眼看看城市生活的模样。
这一年,他还是常熟UWC高二的学生。
因为这个决定,20个优秀的孩子走出小山村,做辩论、演喜剧、读英文小说,第一次站在大街上发表演说,演讲给所有人听;第一次走进中国顶尖大学清华大学,感受知识的力量;第一次步行到天安门广场,为在朝阳中升起的国旗骄傲自豪。
而这7天,罗逸飞和他的伙伴们每个晚间都要开会,反思总结一天的教学,详细确认次日的活动。每天忙到凌晨结束,次日一大早又精神百倍地投入新一天的工作。
9月,云南站网课的20名同学全部考入大学,甚至有同学考入暨南大学等“211工程”重点大学。这让罗逸飞觉得特别骄傲,为自己曾经是他们的老师而骄傲。
故事是从四年前开始的
因为机缘巧合,罗逸飞在四年前结识了云南乡村的一群高一学生。他们因家境贫困经历着生活的各种艰辛,罗逸飞就和小伙伴们成立了小团队,以一对一方式资助品学兼优的他们。
2017年罗逸飞被常熟UWC提前录取,没了中考的负担。云南结对的学生在和罗逸飞的书信交流中,对UWC产生了无比好奇。他们说,自己想了解UWC,想学好英文。
罗逸飞说,“这些学生经过9年的考场拼杀,以比一半以上的同龄人更加优异的成绩才得以进入乡镇高中;但是,高中教学资源的贫乏使得他们的英文成绩和城市学生比差距巨大,根本无力竞争。纵有自身顽强的努力,纵有外人经济的资助,他们前路依然艰难,他们更需要学习上的帮助。”
于是,在这段相对自由的时间里,罗逸飞萌发了用自己英文学习的经验为他们多做一些事情的念头。
念头一起,就马上行动。他和朋友们一方面联系当地学校老师,借用学校的电脑室开始网络支教授课,帮助他们备战次年的高考英语;一方面募集经费,给他们买教材和复读机。
2017年4月,网课正式上线了。因为学校有禁用电子设备的规定,学校还破了例,允许参与网课的学生们使用复读机。这是一次了不起的胜利。
2017年4月 云南站的第一次网课
让梦想照进现实
2017年10月,刚进入常熟UWC校园不到两个月的罗逸飞,和同学们参与了学校的项目,去江西的乡镇支教。
返校后,罗逸飞挂念着这些江西学生,向老师询问近况,老师的回答让他内心第一次有了质疑:“你们来了,告诉我们的孩子,外边的世界很精彩,激发他们的梦想;你们离开了,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图书馆又被锁起来了,又重新开启了刷题模式。” 他忽然觉得这是一种狂欢后的孤独。实地支教启发了孩子们心中的梦,可是由谁来助力他们的追梦之旅呢?
在常熟UWC,好的想法从来不会孤单。罗逸飞的想法得到了同学吴泓宇, 汪益瑶,陈逸峰的支持,他们创办了一个网课支教小组“蓝天团队”,意思是蓝天下,我们携手同行。
那时,网课支教团队正参加CTB (China Thinks Big) 比赛,团队借此机会迅速扩大,招募了来自北京、上海、苏州和海外的许多高中生,站点也扩大到4个:云南、江西、河南、北京孤儿学校,受助的学生增加到200多人。
“蓝天团队”在很多支教同伴的帮助下,开始研发出适合自己的授课方式。比如,上课的活动采用有趣的动画片,进行配音;教材则是系统的《新概念英语》,帮助学生提高分数,积累扎实的语法知识;课外则穿插了绘本阅读,开拓学生们的兴趣。
双师课堂和轮班的教学方式:授课老师负责讲课,课后布置一周的作业;辅导老师在听学生提交到QQ群的朗读音频后点评、提出改善方法。
由于可以轮班,每对小老师平均每月一次辅导,工作量不大,迄今未有人离开。这是线下支教根本无法实现的,在线课堂让梦想照进了现实。
作业的机制鼓励了学生们平时的复习,大家的英文水平提升很快,各自成为自己班级里的佼佼者。辅导作业的小老师的评论渐渐都变成表扬,学生们学习英文的兴趣也大大增加。
让行走改变认知
一年前的网课里,同学们常常问出诸如“老师,你吃过肯德基吗?好吃吗?”或是“老师,你坐过火车吗?”的问题。
罗逸飞感到他们生活的环境中信息太闭塞,除了通过电视和短视频了解到的,其他都只能想象。团队萌发了新的想法,要带他们出来亲眼看看城市生活的真实模样。
于是,在2018年暑假,罗逸飞和他的小伙伴在北京组织了一次公益夏令营。从零开始自行设计课程和活动项目,甄选一部分网课的优秀学生,免除费用并承担路费,让他们到大城市体验参观,学习更综合的内容。
承办夏令营,对罗逸飞来说也是一种成长。
他本以为最困难的募资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顺利解决了,真正面临的困难才正式降临。
“报名的学生太多,而我们只能容纳20名小营员,录取谁呢?要选择什么样的营员?甄选的标准是什么? 如何设置面试问题,怎样的回答才能合乎标准?助学金如何分配,是依照优秀程度,还是看家庭经济状况?”
在讨论营员的甄选时,蓝天团队想到了他们都亲历过的UWC选拔日。
最终,他们决定遵循UWC的理念,以包容差异,富有同情心,挑战自我,以身作则的原则招募营员。从江西、河南,到云南山村,这场20个营员招募活动经历两个月终于完成了。
嘉宾老师教给孩子们沟通力, 分享海外留学经历;专业的教练带领他们做户外拓展;受助于常熟UWC而改变命运的李志鸿亲身讲述自己的故事,激励孩子们为梦想努力;蓝天团队则带领小营员们做辩论,演戏剧,读英文小说,写日记,锻炼口才。
这7天,志愿者们每个晚间都要开会,反思总结一天的教学,详细确认次日的活动。每天忙到凌晨结束,次日一大早又精神百倍地投入新的一天的工作。
最后两天的城市活动,小营员们从东到西,穿过整个北京城,在大街上发表演说,体验城市生活,参观清华学府。这天晚上,小营员们兴奋地睡不着,讨论到凌晨1点。然而,仅仅过了一个半小时,又起床集合,步行到天安门广场等待升旗仪式。
这对志愿者导师们来说是一场历练,对小营员来说则是一场改变人生的旅行。
9月,云南站的第一届20名学生全部考入大学,甚至有学生考入暨南大学、河海大学与云南大学等“211工程”重点大学。他们想要回馈蓝天团队,也加入在线支教,协助教学。
时间快进到2019年夏天,蓝天团队再次举办了公益夏令营。在太湖边上,小营员们身穿汉服,演唱了一首《无题》。这是一年前网课小老师教他们的,感动得小老师当场落泪。
左起:李志鸿、陈逸峰、罗逸飞、吴宏宇 2018年北京夏令营,给营员介绍UWC的学习及申请
这些经历,对每个人都是成长
组织了两年的夏令营,罗逸飞逐渐明白了 "领导者Leader" 的意义。
领导力和服务是不同的。整个团队的工作,对外必须有服务意识,尽量带给受助学生们最好的感受。但是,在团队内部,在某个特定项目上,在广纳建议、最后做决定时,展现出的领导力则是具有说服团队,齐心协力朝着共同目标努力的能力。作为一个Leader, 关键时刻要有决断的勇气和魄力。
这是罗逸飞的收获。
他觉得,“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到了大家,而是因为遇见了大家,我才有了最好的时光。”白衣年少,他曾经以为自己支教的意义是让更多人通过努力读书考上大学、改变命运,现在历练了几年,才明白“教育应该是培养人,熏陶人的过程。让人懂得爱,懂得分辨善恶,明辨是非。无论这些学生将来做什么工作,年少时这份共读的温馨将永远温暖着他们的未来,且传递给周遭的人们。”
人生在世,予人玫瑰,手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