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家庭经历让我收获敬畏和希望
发布时间:2017-11-10常熟UWC的学生来自近100个国家和地区,是名副其实的小联合国。学校在提供优质的国际教育的同时,还致力于通过教育,联合不同民族,促进跨文化交流。
作为UWC的一个传统,寄宿家庭项目在文化互动与交流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常熟UWC的寄宿项目为寄宿家庭和各国朋友提供了文化与语言交流的平台,让大家有机会分享各自的背景文化与生活经历,并建立友谊。本期分享一位来自苏州的家长,参与寄宿家庭项目的体验与感想。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和天下母亲一样,除了给他们吃好穿暖,怎么教育好他们成为了我最关心的问题。两个儿子从小在公立学校读书,诚实善良,学习努力,尤其是对英语的兴趣浓厚,于是我就更加从多方面来支持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学习。英语在我看来就是通向世界的第一把钥匙,当大儿子Messi的口语已经练得很好,我又在思考如何利用这一点引导他们开阔视野,认识世界之大,不做井底的青蛙。
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了常熟UWC的寄宿家庭项目,怀着激动的心情,精心的准备之后我被告知申请通过,全家人开心极了。
2016年春节前,我开车从常熟接了四个学生回家,开始了他们12天的寄宿生活。
Lesia来自中国河北,由于各种生活习惯都差不多,这个个性独立聪明的女孩子相处起来很容易,正好也充当了家人与国际学生之间的翻译。Malva Miranda从遥远的阿根廷只身来到中国求学,美丽又细心的她一见面就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让人顿生好感。Sebastian Penados来自危地马拉,这个我只在地图上看到过的国家也因为这个孩子似乎一下子就变得熟悉起来。他的名字是西班牙语,我很难记住,于是他就叫我给他起一个中国名字,我想了想给他取了个“安”字,意味着远离家乡,平平安安。他很高兴,一直都称呼我为“妈妈”。除夕之夜,安与他妈妈视频通话,特意把我叫过去,他的妈妈在电脑的另一端向我表示感谢,虽然语言不同,但笑容没有国界,我很开心,更加想要照顾好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们。安后来又来过几次苏州,每一次都会到我家里来住。对海鲜和芒果过敏的泉泽翔是一个帅气的日本男孩,刚开始他很拘谨,熟悉了之后,他告诉我们有一次他在苏州坐出租车,驾驶员听到他讲日语以后把他赶了下去,Messi问他能不能理解?他说能。我们告诉他,历史不应该被忘记,但是他们这一代更需要的是往前走,未来世界的和平与有序是人类共同的期望。
UWC学生与寄宿家庭共同庆祝春节
家里住着四个不同习惯不同语言的孩子,我们尊重他们的一切信仰与习惯,丝毫不干涉他们的作息时间,尽力为他们提供可口多样的食物、饮料与水果。我们一起去平江路品尝小吃,去观前街玩密室逃脱,去松鹤楼吃大名鼎鼎的松鼠鳜鱼,一起包饺子,写毛笔字,把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展示给他们,带他们了解中国家庭的日常生活,我们希望这些远离家中亲人的孩子在中国能感受到另一种温暖。
前往松鹤楼品尝地道苏州美食
7月底,Carter来苏州学习中文,住在我家,这是一个可爱的十七岁美国男孩。由于家中人少家务不多,每天晚上,我都把他在学校里学的中文再给他巩固一遍,他说我教的更加容易理解,让我颇为得意。我家弟弟总是缠着他一起玩玩具读幽默故事,家里充满了欢笑声。Carter不仅聪明好学,而且有着极其良好的修养,隐忍克制的性格,善良感恩的品质。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美国普通家庭对教育的重视,也引发了我怎么才能把孩子教育成一个优秀的世界公民的思考。
学习制作饺子
有一天,Carter与Messi从美国大选开始,在谈论时事问题,聊了好一会,我听到儿子在说:“你爱你的国家,我爱我的国家,我的祖国还不完美,但是她一直在努力给人民和平的环境和生活的保障。你说我们家人都很友善,我们家其实也能代表中国大多数家庭。”Carter也非常赞同这些话,他说他喜欢中国,中国在他眼里又美丽又安全,他打算先在中国上两年大学才回美国去。我惊喜的看到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间正儿八经的对话,我惊喜的看到了儿子的成长,初中以前,爱国对他来说可能就是书上的一句口号或者父母的说教,但是通过和国际学生的交流,他潜藏的爱国情绪被激发出来,他开始建立一种更加宽阔的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这难道不是最好的教育吗?
所以,有时候我在想,UWC究竟是怎样一所学校?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学习生活模式?她的孩子身上无一不体现了理想、责任、包容、努力。给了这些寄宿孩子最基本的关心和吃住,就能从他们身上收获太多太多。
而越交流,越不由得让我心生敬畏。
敬畏自然,敬畏知识,敬畏和平。
苏州黄帅杰妈妈 单凌云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