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中收获成长——UWC寄宿家庭项目感想(一)
发布时间:2017-02-08在新春佳节结束不久,通过学生们分享的他们参与寄宿家庭项目的体验与感想,十分有助于了解UWC倡导的跨国界和跨文化理解,包容差异的价值观,如何给学生及他们的家人带来积极的影响。
经常听到周围的朋友谈起UWC, 我一直很好奇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所学校,直到在2016年的八月真正踏入UWC,才有幸体会到它独特的奥秘:来自全世界近百个不同国家的学生在这所学校汇聚,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生活作息让我在五个月以来学会理解与包容。
在来到UWC之前,我就已经接待过一位来自美国的学生。在为期43天的住家活动中,我收获的不仅是自身的成长,同样还赢得周围亲人朋友对这种跨文化交流的尊重。所以在圣诞节和春节前夕,我和父母欣然在这两个节日中各接待了一位同学。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了第一次接待的经验,我们也就准备得更为充分,在离开学校的前一晚,我邀请我的住家伙伴来到公共房间(common room)进行了一次为期四十分钟的欢迎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先进行了自我介绍,并且提出了有关饮食、住行、作息、爱好等有关问题。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给他一个温暖的中国家以及促使我们之间更好地相处。
我接待的第一位同学,来自赞比亚。他兴趣非常广泛,尤其在音乐方面。我们回家那会儿,正逢上我的父亲开始学习吹埙,印象最深的是父亲为了展示中国文化,在他面前吹了一首中国古典乐曲,而他竟拿着吉他在从来没有听过那首歌的情况下为父亲伴奏。
我们家从接待第一位住家保留下来的传统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在饭后我们总先不急着离开饭桌,而是会选择进行一到两个小时的交流。交流的主题不定,有时是关于各自的兴趣,有时是了解对方的国家。我总是充当父母的“翻译官”,将他们的问题一道道转述给我的住家伙伴。在这些交流中,他也与我的父母产生了情谊,父母亦是通过与这位同学的对话了解了一个不一样的国度。
在不到三个星期的相处中,我们一起去看了新年的交响音乐会,一起吃遍了平江路的苏州小吃,一起在“健身步道”习武,我将一个中国传统的家庭,一些中国传统的文化展示给了他,而他同样用我未曾见过的文化背景回报我。
我的第二位住家伙伴来自塔吉克斯坦。我在春节接待住家的初衷就是认为春节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节日,更能使外国同学体验到中国过节的氛围。在持续了两天的走亲访友后,他也着实有点盛情难却,无论在哪个亲戚家,家中都有一桌丰盛的菜肴,而十几个亲戚围桌坐,和这位外国友人进行着“手势交流”。
所谓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怎么都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来,所以与不同的人也应该有着不同的相处模式。这次我的住家伙伴更喜静,因此我们常在午饭后闲逛于苏州的各色小街,走过了山塘,观前,我们也游览了诚品书店,圆融的现代一景。两个人哪怕是默不作声,听着各自的脚步踏着青石板或是水泥路的声响,也别有一番滋味。
在最后的几天里,这位外国友人还给我们亲手制作了他本国的小吃——一种鸡蛋牛奶混合的煎饼,听他说在吃煎饼的时候他们常常会配上黑茶。临走的时候,我们都有些眷恋,在这个他度过了十一天的中国家里,我们彼此都互相学到了很多。
从接待完我的第一位住家伙伴后,我更加相信寄宿家庭项目非常有意义。在参与了三次这样的项目后,我认为自己收获到最多的是在面对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甚至是不同文化的人时,能找到最适合的方式与对方相处;在遇到文化冲突时也更能学会包容,以平常心看待,也相信能在住家活动中把中国独特的文化带给外国友人。同时,我的父母以及老一辈的祖父祖母在这几次的跨文化交流中也变得更为开放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