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会报名 VR探校 招生信息 在线申请 预约访校 Close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学校内网
支持我们 校历 预约访校
新闻和活动
若无理解,焉得和平?若不相识,何谈理解?
莱斯特·皮尔逊

加拿大前总理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太平洋皮尔逊世界联合学院创校支持者

UWC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胸怀整个世界。它独一无二,非常清楚自己的责任。

纳尔逊·曼德拉

UWC名誉主席

已故南非前总统

我们已经实现了我们的梦想,就是为你们创造一个梦想中的学校。请走出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他人的梦想!

赵宾

中国世界联合学院中国国家理事会理事及常熟世界联合学院董事会董事

香港李宝椿联合世界书院 93 - 95

对理想和对有意义人生的追求是UWC最与众不同的特点并且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王颐

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共同创办人及董事会副主席

哈佛上海中心执行董事

加拿大皮尔逊UWC 89-91届毕业生

世界联合学院是1963年在日内瓦创立国际文凭组织的国际学校联合会的十所学校之一。… 今天,全世界超过4000所学校开设了IB课程,IB已成为进入优秀大学的金钥匙。
约翰 · 丹尼尔爵士
世界联合学院国际董事会及理事会主席
世界需要卓越的领导者来应对当今错综复杂的挑战、矛盾及冲突。他们需要运筹帷幄,充分挖掘新的机遇。我们对UWC学生的潜力以及实干的精神充满信心--因此决定加大对UWC的支持。

谢尔比·戴维斯

UWC国际赞助人

谢尔比·戴维斯奖学金计划共同创办人

在国际环境中突显民族情怀 ,在中国沃土上栽培世界之林。

李萍

副校长

中国文化项目总监及虞山书院院长(中国项目中心)

嫁接优质教育资源,打破成长天花板

发布时间:2017-09-20

全球问题论坛(GIF)是世界联合学院(中国·常熟)(简称“常熟UWC”)学生与特邀嘉宾就全球问题进行分享和交流的平台,其涵盖了经济发展、地缘政治和可持续发展等话题。

UWC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及在自己国家的经历,就不同的观点展开辩论。与此同时,GIF也是UWC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培养胸怀世界的年轻人拥有跨文化进行沟通、解决分歧并采取有意义的行动的能力与UWC的价值观高度吻合。
作为2017-2018学年GIF论坛系列报道第二篇,本期邀请到刚刚荣获第三届“全人教育奖”的张轶超老师作为演讲嘉宾。张老师是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TOK(知识论)教师。他于2006年创办了公益性教育机构上海久牵志愿者服务社。久牵致力于通过一系列课外教育活动来帮助城市里的流动青少年发现自我的天赋才华,种下梦想的种子。至今已有八位久牵学生获得UWC(世界联合学院)全额奖学金进入了UWC。

9月11日,来自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的张轶超老师应常熟UWC的邀请来到学校的全球问题论坛,与师生进行了交流活动。

身着短袖衬衫,清清瘦瘦的张老师从容地走上论坛讲台。平易近人的他,看上去和街头的普通行人并无二异;而两者截然不同之处,是他温儒尔雅的书生气,与在演讲中眉宇之间展现出的一股浩气。拿起话筒,他向听众们娓娓道来今天他演讲的主题:“马太效应”的突围——中国教育的现状与未来。

37.jpg

张老师举例分析当今教育现状与未来

起手破题,张老师首先通过生动而真实的例子,向同学们呈现了中国教育之现状——在同一片广袤国土上,因地域不同而截然不同的教育之路。风趣的语言,生动的描述,他深入浅出地展示了“上海”、“云南”和“山东、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处”三地孩子在学习与升学道路上迥然不同的命运。

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孩子与家长有机会享用来自全球第一线的教育资源与先进理念;然而,在上海接受教育却并没能让孩子和家长喘口气——激烈的竞争,使得家长们都个个为孩子的教育竭尽所能。而对于在沪务工人员子女来说,想挤上上海高考这列火车几乎是难于登天。不少外来务工子女被迫返回老家,在户口所在地参加高考。可是,比起更为发达的上海,在经济发展落后的“老家”高考,势必将对高考的结果产生无法预测的影响。张轶超老师将“上海模式”用一首汉朝古诗《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来描述——“何不策高足,先踞要路津?无为守穷贱,坎坷长苦辛”。意即在残酷的竞争之下,孩子与家长都殚精竭虑,希望变得更加优秀在这场博弈中胜出。

张老师解读外来务工子女在沪就学情况

张轶超老师随后分析了云南及鲁豫皖三省交界处的总体教育情况。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无论是教育理念抑或教育资源,都与上海差了一大截。张老师用陶渊明脍炙人口的名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来概括云南省的教育情况。他解释道,在云南省,由于经济发展落后等多种因素,教师待遇普遍不高;一些教师不仅自身教学水平不精,也提不起教学积极性;疏于教学,却热衷于喝酒,甚至在课堂上信口开河,严重误导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不少学生缺乏师长足够的引导,沉迷游戏,疏于学习。而在那三省交界之处的教育情况,则有其独特之处。张轶超老师概括说,“在那儿,你的学习之路一眼就能看到头——孩子们缺乏机会。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才能闯出一条路来。”

在结束对三地教育资源与教育现状的对比后,张轶超老师将讨论的重心从对现状的讨论转移到原因与结论层面:我国目前人口中有着3000万的流动儿童加上6000万的留守儿童,而这将近一个亿的人口都是我国下一代青年人的一部分。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如何改善这些孩子的教育任重道远。

张轶超老师细致的分析使得在座的同学与老师对于这一与他们息息相关的问题陷入了沉思。教育资源的稀缺既成事实,那我们应该如何补救,使得即使在不发达地区的孩子们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在这“马太效应”下突围?

身体力行的他已经给出了答案。看到那条横跨在城市孩子与农村孩子之间的鸿沟,张轶超老师打造了“久牵”教育机构:从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外学习,到职业教育的职业规划,再到升学辅导出国留学,张轶超尽其所能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缩小横亘在久牵孩子面前的那条鸿沟,改变他们的人生走向。

 2011年至2017年,张轶超帮助8位流动久牵学生考进UWC(世界联合学院)学习,并获得全额奖学金,让这些孩子也能走上他的平和学生在走的路。一边是连在上海参加中考资格都没有的流动青少年,一边是优质教育资源触手可及的准留学生。多年来,张轶超就这样在双重角色和环境中切换,坚定地一步一步将两端连接起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久牵就扮演着这一“桥梁”的角色,一端连接着孩子,一端连接着有着无限可能的美好未来。

演讲结束后,十几位同学将张轶超老师围住,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张轶超老师与同学们从“受教育的目的”、“人工智能”、“增强现实技术”乃至“突破语言的隔阂”进行了交流与思想碰撞。从同学们的认真询问及关切的眼神,看得出他们也在积极地思考着教育资源不均衡的严峻社会问题,试图寻找可行的解决办法。许多同学表示非常愿意成为久牵的志愿者,虽然已经享受着优质的教育资源,但是也十分清楚自己的责任。同学们都十分期待十月底参加学校的社会服务项目周,再次走进偏远地区支教,亲身经历和感受张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和挑战,希望能尽己之力给予缺乏资源的青少年一些关爱和帮助,甚至点燃他们心中希望的火花。

文稿:冯天俊,DP1

图片:徐晟凯,DP2,Media Group知行小组成员

苏ICP备16015809号-1
Copyright © 2016 UWC Changsh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常熟世联高级中学